百香果茎腐病:一种危害百香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病原菌 | 危害症状 | 防治措施 |
---|---|---|
Fusarium solaniSacc. | 茎基腐烂,叶片黄萎 | 选用健康种苗,加强排水 |
F. oxysporum f.sp.passiflorae | 茎蔓枯死,根系坏死 | 科学施肥,减少伤口 |
百香果茎腐病,这种看似无害的疾病,却对百香果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它不仅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更可能使整个果园陷入困境。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病害。百香果茎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病原菌为Fusarium solaniSacc.和F. oxysporum f.sp.passiflorae。它们在土壤中或病残组织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导致植株发病。
百香果茎腐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茎基腐烂、叶片黄萎、茎蔓枯死和根系坏死等。这些症状会逐渐蔓延,最终导致整株死亡。在湿度大的果园,病害的发生更为严重。
为了有效防治百香果茎腐病,
选用健康种苗:购买时要确保种苗无病,避免将病害带入果园。
加强排水:保持土壤排水良好,防止水分滞留,减少病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施用腐熟有机肥,避免使用未沤熟的农家肥,为植株提供充足的营养。
减少伤口:避免在植株上造成伤口,降低病菌侵入的机会。
及时清除病株: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防止病害蔓延。
采用高墩种植,增加通风透气性,降低湿度。
合理密植,减少植株间的竞争,降低病害的发生。
定期喷洒杀菌剂,预防病害的发生。
百香果茎腐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百香果园。
百香果茎腐病,俗称脚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百香果的产量与品质。此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整株死亡。病原体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形式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是百香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害。
百香果茎腐病的发生与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土壤、种苗和机械损伤等。在高温高湿的雨季,病情尤为严重。病菌通过风雨传播,从植株伤口侵入,引发发病。此外,种植过密、排水不良等因素也会加剧病害的发生。
1.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块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生荒缓坡地建园,有利于降低病害发生。同时,要避免重茬,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选用无病健康种苗是预防百香果茎腐病的关键。在种植前,要对种苗进行严格检疫,确保其健康无病。
3. 加强田间管理 4.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利用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等进行防治,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四、案例分析某种植户在2019年种植了100亩百香果,由于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导致茎腐病严重发生,损失惨重。经过调整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并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该种植户的百香果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