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黑斑病是危害甘蓝的重要病害,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甘蓝,作为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蔬菜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黑斑病是常见且严重的病害之一。它不仅影响甘蓝的产量,还会降低其品质。因此,了解和掌握甘蓝黑斑病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甘蓝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渐变成灰褐色近圆形小斑,边缘常具暗褐色环线。因为病情的发展,病斑呈同心轮纹,严重时叶片会枯萎死亡。这不仅影响了甘蓝的外观,还降低了其食用价值。
甘蓝黑斑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气候条件是重要因素之一。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种植密度过大、田间管理不当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
防治措施 | 具体操作 |
---|---|
种子处理 | 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 |
田间管理 | 与非十字花科轮作;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时播种;药剂防治。 |
药剂防治 | 发病初期,可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0%丙森·多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
四、案例分析
某甘蓝种植户,在2019年春季种植了100亩甘蓝。由于缺乏对黑斑病的防治意识,导致甘蓝黑斑病大面积发生,损失惨重。在了解到甘蓝黑斑病的防治方法后,该种植户采取了以下措施:选择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黑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甘蓝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甘蓝黑斑病是甘蓝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带来的损失。希望本文能为广大甘蓝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
轮作换茬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田间管理适时播种,适当稀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某地农户张先生,在种植甘蓝时遭遇了黑斑病的困扰。经过多方咨询,他采取了以下措施:
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轮作换茬:将甘蓝与玉米轮作。
施肥管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田间管理:适当稀植,注意排水。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