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青稞丰产栽培技术,针对高寒地区青稞产量提升
青稞,这一耐寒耐旱的作物,在格尔木这片高寒土地上绽放出勃勃生机。为了提升青稞产量,
格尔木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是优良农家品种“柴青1号”和“肚里黄”。这些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抗旱抗倒伏性强、稳产性高等特点,平均产量可达6000kg/hm²。
1. 整地:选择肥力适中、排灌良好的地块,进行深耕,确保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发育。
2. 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药剂拌种,以预防病虫害。播种量控制在300kg/hm²左右,播深4-5cm,行距15cm。
三、肥水管理1. 施肥:播前施磷酸二铵375kg/hm²,混匀后放入分层施肥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出苗15天后结合头水及时追肥,追施尿素300kg/hm²。
2. 灌溉:青稞对水分有一定的需求,尤其在拔节至抽穗阶段,需注意灌好拔节水和灌浆水,以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提高千粒重。
2. 防病虫害:青稞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40%的乐果乳油或1000倍液或40%杀灭菊酯10ml对水60kg,选晴天进行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五、适时收获青稞穗子完全变黄后,在晴天晒2天,即可收获。选择经过精选、晾晒、发芽率高、纯度高的优良品种的种子,提高播种质量。
六、案例分析地区 | 品种 | 播种量 | 产量 |
---|---|---|---|
格尔木 | 柴青1号 | 300kg/hm² | 6000kg/hm² |
格尔木 | 肚里黄 | 300kg/hm² | 6000kg/hm² |
格尔木青稞丰产栽培技术,通过合理选择品种、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措施,有效提高了高寒地区青稞的产量。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为我国青稞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寒青稞的收获时机至关重要。在格尔木地区,青稞成熟后,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收获。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青稞的产量,还能保证其品质。收获过程中,采用机械收割,确保青稞穗子完全变黄后进行,晒干2天,以利于后续的加工和储存。
5.2青稞病害防治
青稞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条纹病、黑穗病、白粉病等病害的侵扰。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理。在拔节孕穗期,使用立克锈1500~2250g对水750~900kg/hm进行全田喷雾,或使用25%粉锈宁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7.李文元,余鸿雁;共和盆地青稞丰产栽培技术;青海农林科技;2004年04期 .3 王崇乐;刘发印;都大俊;;陕西安康中高山地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年 .5 边巴卓玛;西藏高寒农区草田轮作效益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
海北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26 边珍;;乡村科技;2020年29期.为了提高青稞的种植产量,对高寒地区的青稞种植技术以及推广方式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我国甘南高寒地区的青稞产量,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3.适墒播种,合理密植
青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吴平顺青稞是大麦的一个变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是藏族群众不可缺少的主粮,也是加工糌粑、酿制青稞酒和饲料的主要原料。青稞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的特性,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近年来,市场对青稞的需求逐年增加。
选用优良抗旱、抗倒伏、丰产良种是发挥青稞最大生产潜力、获得稳产和高产的要求。良种是增产的内在因素,同时是优质优价的前提条件,是科学种田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他环境因素都只有通过良种内在因素而起作用,特别是肥水条件好的田块,应掌握好良种的性能,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