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收储冻肉,猪价走势将受何影响
自2009年6月我国首次启动调控预案以来,国家猪肉收储已成为调控猪价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因为猪肉市场的波动,国家收储冻肉的政策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国家冻肉收储的政策背景、收储流程、对猪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冻猪肉收储分国家冻肉收储和省级冻肉收储,同时包括生猪活体收储和猪肉收储,分别由养猪企业和屠宰企业承担。冻肉收储的实际意义在于稳定猪价,避免价格大起大落,确保民生供应。
冻肉收储采用电子竞价方式,确定了加工企业和入储价格。具体流程如下:
国家发改委根据宏观统计数据提交收储计划,并由国务院决定是否实施。
各地根据收储计划确定每个区域收储的数量并公开向企业投标。
企业提出各自的竞标量,商务部进行电子竞价。
确定中标企业后,签订合同,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收储。
冻肉收储对猪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稳定猪价冻肉收储可以增加市场猪肉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猪价。但在我国庞大的猪肉市场中,中央储备对于巨大的市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 提升养殖户信心冻肉收储的启动可以提振养殖户的信心,避免价格波动过大导致养殖户的损失。但同时,冻肉收储数量较小,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
冻肉收储信号的释放,可能导致市场出现惜售心理,从而短期内减少市场猪源,对猪价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年份 | 收储批次 | 收储量 |
---|---|---|
2009年 | 1次 | 12 |
2010年 | 5批 | 17 |
2012年 | 2次 | 10 |
2013年 | 2次 | 未知 |
解释完国家收储冻肉,猪价走势将受何影响?的意义,再解读冻肉收储:猪价波动解析与应对策略。
在2009年6月5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冻肉收储政策,当天的收储量达到了12万吨。随后,2010年又进行了5批次的冻肉收储,总重量达到17万吨。到了2012年,我国实施了两次冻肉收储,累计收储量约为10万吨。这些数据清晰地展示了我国冻肉收储政策的实施历程。
冻肉收储的实际意义在于稳定猪价。实际上,冻猪肉储备的启动并没有对低迷的猪价产生太大的刺激作用。养猪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稳定猪价,对提升猪价的效果有限。
如何确定这些收储企业呢?冯永辉认为,收储企业必须具备一定资质,即有没有这方面的设备、屠宰设施及相应的管理能力,最好是既有屠宰加工又有冷库储备和分销渠道,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运作和消化能力。
国家储备肉是指国家商务部在全国各省市设置的活猪储备和冻肉储备,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两部分。国家储备肉是应对突发事件、平抑肉价波动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局部收储和市场投放,维护社会稳定。
月7日,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为2万吨。 国家缘何对猪肉进行临时收储?收储会对猪价走势有何影响? 发挥猪肉储备调节作用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全行业亏损严重。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依据是价格过度下跌。如何判断猪价过度下跌呢?先要了解一个概念:猪粮比
冻肉收储一般以高于市场价格0.01-0.02元/斤进行,由于各地价格不同,具体收储价格由承担企业自行决定。
冯永辉还表示,冻肉收储的数量受中央财政投入收储的资金额以及商业冻库的库存容量所影响。国家发改委根据宏观统计数据提交收储计划,并由国务院决定是否实施,具体实施操作由商务部进行。各地根据收储计划确定每个区域收储的数量并公开向企业投标,由企业提出各自的竞标量。企业在承担冻肉收储任务中可受到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6月2日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国家层面,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发布时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二级预警发布时视情启动;一级预警发布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地方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条件参照国家层面做法执行。
按照通知,本次收储冻猪肉1万吨,收储品种为符合国家标准GB9959.2-2008的二号、四号分割冻猪瘦肉,交储的冻猪肉必须是收储交易日之后生产加工的产品。
中央储备对于巨大的市场,只是杯水车薪。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郭会勇认为,把国家冷库全放满猪肉的话,也就是60万吨,这还是一个不可能的最大数值。而国内猪肉量一年是5000多万吨,一般而言,只有储备肉占到产量的20%时,才能解决猪价大幅波动的问题。
据《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说明,当猪粮比价高于8.5:1时,及时通过中国政府网等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宣布国家将适时对生猪市场价格进行调控。当猪粮比价连续一段时间处于8.5:1—9:1之间时,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中央冻猪肉储备,地方政府也要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地方冻猪肉储备,并着手做好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