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扇贝种苗运输过程中,如何确保成活率

在扇贝养殖产业链中,种苗的运输环节至关重要。如何确保扇贝种苗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扇贝种苗运输过程中,如何确保成活率
水质调控:保障种苗健康
时间 操作 目的
入池前10-15天 进水60厘米-80厘米,施肥肥水 调整水质,为种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放苗前 监测水质理化指标 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预防水质问题
布苗后 日换水量达20%以上 保持水质新鲜,防止水质老化

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扇贝鱼苗和鱼种有足够的氧气至关重要。

密封充氧

击水、送气、淋水、换水等形式增氧

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环境

运输扇贝鱼苗的水温一般控制在8-22度,越低越好。夏季高温时,可用冰块降温运输。

水质要求:清洁无毒

运输用水要求水质清洁、溶氧量高,无毒无臭味,不受任何污染。途中需要换水时,每次换水量一般不超过1/2,最多不超过2/3。

运输工具:安全可靠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注意密封、保湿和降温,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拉网锻炼:增强种苗体质

在运输前,对扇贝鱼苗进行拉网锻炼,使其适应密集环境,增强体质,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

在扇贝苗入池前10天至15天,我们需要进行水质调控。具体操作是,将进水深度调整至60厘米至80厘米,并施肥肥水。每立方米水体施氮肥量3.5克,磷肥施用量一般为氮肥的1/10左右。同时,饵料密度需控制在5万至20万个/毫升。放苗前,必须对保苗池的水质各项理化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布苗后,日换水量应达到20%以上。若水色突变,可能是水质老化,预示着贝苗可能死亡,此时应立即进行大换水或及时换池保苗。

扇贝种苗运输过程中,如何确保成活率
氧气供应:运输途中的重要保障

扇贝鱼苗应在肉眼可看到鳔点出齐,开口吃食,体呈淡黑色时起运。如运输时间在12小时以上,体色还应浅些。孵出时间长、体色已经变黑或鳔点尚看不清的扇贝鱼苗,不宜长途运输。鱼种起运前1至3天必须拉网锻炼,使鱼体预先排空肠内粪便和减少体表粘液,体质结实,习惯密集环境,适应长途运输。

保苗密度:合理确定,提高成活率

保苗池塘的面积要充足,一般500μm稚贝的保苗密度不超过1亿粒/亩,且每袋装苗不超过3万粒。因为稚贝出库规格的增大,可以适当减少装苗粒数。推广使用双层网袋和圆形网袋保苗,有助于提高成活率。

扇贝苗运输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精细操作,才能有效提升成活率。通过以上策略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在扇贝养殖行业中,通过科学的运输方法和精细的操作,可以显著提高苗种的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