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繁殖技术:探讨青鱼繁殖方法及优化策略
自1974年青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每年在技术上都有所提高。以前往往是第一针轻,第二针重,这种方法对青鱼不适用。
青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利用底栖生物作为饵料,生长快,维生素含量多,深受群众和养殖专业户的重视,鱼苗需求量日趋增加,开展青鱼人工繁殖前景广阔。
青鱼养殖周期是多久?青鱼繁殖有哪些特殊性?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主要摄食螺、蚬、幼蚌等贝类,兼食少量水生昆虫和节肢动物,也可摄食配合饲料。青鱼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但人工繁殖技术比鲢鱼、鳙鱼、草鱼难掌握,长期以来青鱼苗种供不应求。
宁乡市鱼类良种场通过对青鱼繁殖技术的实验获得了成功,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项目 | 描述 |
---|---|
换水频率 | 根据饲养面积的大小,饲养的密度,排泄物多少及混浊程度,每隔2天~3天换一次水。 |
繁殖方式 | 自然产卵受精,雄鱼要稍多于雌鱼,一般3尾雄鱼搭配2尾雌鱼比较好。 |
催产时间 | 一般为5月中下旬,水温为22~30℃,25℃最适宜。 |
秋季是挑选种青鱼的好时机。当年幼青鱼经过几个月的饲养,再加上秋后的培育,青鱼体均已定型,可以按照各个品种标准选留优良种青鱼。
青鱼在气候适宜的秋季可以繁殖一次,产后若气温、水温适宜,亦可孵化成青鱼;如遇气温变化,可创造保温条件。
青鱼种应当选择6龄以上体重15公斤以上,体质健壮,无损伤,雌雄按1:1比例的青鱼种进...
秋季冷暖适宜,正适宜某些细菌和寄生虫的繁殖,所以也是青鱼病流行的季节。可以采用2%食盐水浸洗青鱼体5分钟~10分钟,每周3次~4次。
从青鱼繁殖技术:探讨青鱼繁殖方法及优化策略。过渡到青鱼繁殖技术:案例解析与优化路径,我们继续前进。
在饲养过程中,我们注重水质管理。由于青鱼代谢旺盛,排泄物较多,因此需要频繁更换水源。一般每隔2到3天,我们会根据饲养面积、密度、排泄物量以及水质混浊程度进行换水。
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相对复杂,但掌握正确的技巧,我们仍能取得成功。在繁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自然产卵受精的方式,雄鱼要稍多于雌鱼,一般3尾雄鱼搭配2尾雌鱼即可。
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不断实践和我们可以逐渐掌握其中的要点。希望本文对从事青鱼养殖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