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养殖收捕方法,指从虾塘中捕获基围虾的技术和流程
在农业养殖领域,基围虾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围虾的养殖收捕方法,助您掌握高效养殖技巧。
在虾池的一角挖一个小型的暂养池,面积约占虾塘面积的3%-5%。将虾塘所需虾苗,先经过密集强化培育15-20天,待虾苗体长普遍达1.0-1.5厘米后溢水自然分散至全塘。通过这种方法,可大大增强虾苗对虾的适应性。
目前养殖用的刀额新对虾苗多为工厂化生产。3、一般育苗用海水比重为1.015-1.020,要移到淡水中养殖必须先经过驯化即逐步淡化处理。
三、养殖管理当虾苗入池后,就是日常的管理了,主要是水质、投饵、病害防治管理等工作。水质管理极为重要,再虾苗放养10天左右,要逐渐加水,并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改善水质,消毒灭菌。
四、收捕方法一般在稻田中养殖90-110天即可生长到8-10厘米,正值水稻成熟季节,这时在收割前将虾基围虾收捕完后可以开镰收割。常用收捕方法有以下几种:
收捕方法 | 操作时间 | 适用条件 |
---|---|---|
地笼收虾 | 傍晚时下笼,第二天早晨收笼 | 稻田养虾沟处 |
拉网捕虾 | 傍晚进行 | 稻田沟内 |
干田放水收虾 | 水温在10-15℃时 | 虾停止摄食和生长时 |
基围虾在稻田中养殖,养殖风险较大,主要的技术问题是苗种淡化。也可进行轮捕,收捕方法有三种:地笼、拉网及干塘放水收捕。
刀额新对虾对于虾塘底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虾类,因此,虾塘底质改良就显得十分重要。
讲完基围虾养殖收捕方法,指从虾塘中捕获基围虾的技术和流程。,让我们转向智能捕虾,精准收获未来。
一、智能捕虾技术的崛起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捕虾技术应运而生,为传统渔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项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对虾类的精准捕捞,不仅提高了捕捞效率,还降低了资源浪费。
在江苏某沿海地区,传统捕虾方式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资源损失。引入智能捕虾系统后,该地区虾农的捕捞效率提高了50%,同时减少了30%的资源浪费。
二、技术细节与实际应用智能捕虾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传感器:用于监测水质、水温、溶解氧等环境参数。
AI算法:分析传感器数据,判断虾类的活动规律和位置。
自动化设备:如无人艇、无人机等,负责具体的捕捞工作。
在具体应用中,智能捕虾系统可以实现对虾类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虾群,便自动启动捕捞设备,迅速而精准地完成捕捞任务。
此外,智能捕虾系统还能有效减少对虾类的伤害,提高虾苗的存活率。在案例中,虾苗存活率从原来的70%提升至90%。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捕虾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未来,智能捕虾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智能化程度更高: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系统将能更精准地识别虾类,提高捕捞成功率。
自动化程度更高:无人艇、无人机等设备将实现更复杂的操作,降低人力成本。
环境适应性更强:智能捕虾系统将能适应更多水域环境,扩大应用范围。
智能捕虾技术将为渔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助力我国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