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海参池塘养殖管理:关注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日前,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了《海参池塘养殖生产管理指引》。《指引》对海参养殖从基础饵料培养、清塘、苗种投放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要求。

海参池塘养殖管理:关注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一、水质管理

海参养殖水质管理是保证海参健康生长的关键。《指引》明确要求,海参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池底和水质清洁,防止发生腐皮综合症等病害。具体措施包括:

勤换水,一天之内至少要换两次水。

春季化冰后,对参池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菌和改底工作。

预防大型藻类滋生,及时清除池塘中大型藻类。

海参的食性很杂,主要以海底表层的沉积物为食。饲料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饲料,如贝壳、硅藻、细菌、原生动物等。

合理控制投饵量,防止投饵过多。

保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使用变质饲料。

三、病害防治

预防措施:防止投饵过多,保持池底和水质清洁,防止发生腐皮综合症等病害。

治疗措施:使用国家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四、苗种投放

苗种的投放规格可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而定。一般苗种投放规格在1cm左右,也可选择越冬的大规格参苗。以下为苗种投放的相关要点:

规格 时间 用途
1cm左右 6月前后 育苗
300-500头/斤 越冬 缩短养殖周期
12-16克/个 当年 达到商品规格
五、运输方法

海参苗种运输可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将参苗放在帆布桶里,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其上再盖上4层湿纱布。

六、人工海参礁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混凝土块等。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

预防措施包括:

防止投饵过多,保持池底和水质清洁。

适当提高水深,降低池水透明度,预防大型藻类滋生。

利用地笼或在夜间利用灯光等方式诱捕蟹类等敌害生物。

使用国家批准的水产养殖用兽药,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

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

使用生物制剂,控制敌害生物数量。

因为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水质调控成为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参养殖中的水质调控技术,并通过具体案例为您揭示这一领域的奥秘。

海参养殖过程中,水质直接关系到海参的生长和健康。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海参快速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只是,水质管理并非易事,需要养殖户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海参池塘养殖管理:关注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水质、饲料、病害等问题
案例分析:春季海参池塘管理

春季是海参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水质管理的关键阶段。

位于山东省某养殖场的海参池塘,在春季化冰后,由于整个冬季未进行系统管理,池塘中产生了大量有害细菌,池底积累了较多有机物和发酵产物。为了改善水质,养殖户采取了以下措施:

全面消毒杀菌:使用生物消毒剂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杀灭有害细菌。

改底工作:通过添加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减少有机物积累。

勤换水:每天至少换两次水,确保水质清洁。在高温期,适当增加换水量,降低水温。

通过以上措施,池塘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海参生长状况良好,病害发生率降低。

未来展望

海参养殖水质调控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通过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养殖户可以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提高海参产量和品质,为我国海参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