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鱼养殖鱼池注水五技巧,保障水质
注水最好选择在清晨进行,因为夜间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体中各类生物的呼吸还须耗氧,到清晨3~5时会降到最低值。所以,选择清晨注入新水,增氧效果最明显。白天一般不宜注水,因为白天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水中溶氧充足,此时注水不但不能增氧,反而会使水中溶氧逸出。
给鱼池注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鱼池理想环境条件效果,在注水过程中须掌握以下技巧:
技巧 | 描述 |
---|---|
位置选择 |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电源方便的地方建池。 |
水源和水质 | 良好的水源便于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水质恶化、鱼类缺氧而死鱼;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改善鱼类生活条件。池塘水源以河水和水库水最好。 |
面积适中 | 鱼苗鱼种池以3—5亩为宜,成鱼池以8—10亩为宜。面积大,适 |
抽水时机 | 抽水时,应抽取水源上层水。一般将抽水管插入水面下30厘米左右,这样的浅层水有机质含量低、溶氧含量高、水温与池水温度相近,注入池塘后更有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
注水方法 | 注水时应将注入的新水沿着池水的上层水平线冲入,这样可促使上层水搅动,起到增氧的作用。最忌让水流从高处落下,以防池底沉积物、腐殖质泛起污染水质。 |
水质监测 | 注水量过少达不到注水的目的,注水量过多易使水中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从而影响鱼类摄食与生长。一般每次注水深以20~30厘米为宜。当池中发生缺氧,或池水恶化时应放出1/2~1/3的原池水,再加注新水。 |
今年以来,海南省持续高温、少雨,淡水资源及其匮乏,对福寿鱼养殖造成极大影响,在这个时期做好养殖日常管理工作,特别是保持池塘水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一4时或1一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
下面介绍一下福寿鱼养殖鱼池注水五技巧。
1.注入的水必须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鱼苗池温差不应超过2℃,鱼种池温差不应超过5℃。
2.注水前,应排出池塘底层部分原池水,然后注入新水。并且进水口用密眼网过滤,严防野杂鱼、敌害生物进入鱼池。
3.池塘注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所以,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
4.注水应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养殖普通鱼类,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注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气,注水的间隔时间应适当缩短。
5.现将精养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和调控技术作初步简述:精养鱼池的水环境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及调控措施。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质、高效的目的。根据饲料转化率等有关参数,氨氮产量是可以推算的。
在海南这片热土上,福寿鱼的养殖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是,要想让福寿鱼健康成长,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以下就为大家分享五种水质管理技巧,助您养殖无忧,增产增收。
清晨注水,增氧效果显著水源和水质是养殖福寿鱼的基础。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电源方便的地方建池至关重要。池塘水源以河水和水库水为佳,有利于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同时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改善鱼类生活条件。
注水量过少达不到注水目的,注水量过多易使水中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从而影响鱼类摄食与生长。一般每次注水深以20~30厘米为宜。当池中发生缺氧或池水恶化时,应放出1/2~1/3的原池水,再加注新水。此外,注水量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适时补施化肥,培育浮游生物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