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鸡的鸡舍建设,需考虑通风、光照、温度等条件
鸡舍建设是蛋鸡养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鸡只的健康生长和产蛋率。以下将从通风、光照、温度三个方面详细解析蛋鸡养殖鸡舍建设的关键因素。
鸡舍的通风设计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可以保证鸡舍内空气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机械通风的装置应能调节通风量,根据舍内、外温差调节通风量与气流速度的大小。
在建造鸡舍时,需提前考虑通风性,因为鸡的新陈代谢比较快,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气体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所排出的有害气体也比较多。
二、湿度控制蛋鸡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左右,但相对湿度为45%~70%,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鸡舍内湿度太低或太高,对鸡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危害较大。当鸡舍内湿度太低时,空气干燥,鸡的羽毛紊乱,皮肤干燥,饮水量增加,鸡舍尘埃飞扬。
喷雾加湿不仅可以加湿空气,防止呼吸道粘膜干燥开裂,保护鸡的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不受损害,而且可以沉降空气中的浮尘颗粒,减少鸡吸入病原体的机会。
三、保温防暑性鸡舍的保温防暑性能要好,鸡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23℃左右。在冬季气温如果低于5℃,鸡的采食量会增多,从而降低饲料利用率,夏季温度较高,会影响鸡正常生长,因此需在鸡舍屋顶装好顶棚,加强北边墙砖厚度。
四、鸡舍屋顶场地选择是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关键环节。理想的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交通便利,便于饲料、设备和产品的运输;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要求;土壤条件适宜,有利于鸡舍建设和粪便处理;周边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干扰。
鸡舍屋顶的设计应能隔热,屋顶一般可采用单坡式与双坡式屋顶,其边缘需侧重流线型设计,有利于雨水顺流,还可以遮荫。
合理控制鸡舍内的光照时间和强度,根据蛋鸡的生理需求进行调整。在夏季高温时段,可适当减少光照时间,为蛋鸡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坐南朝北的鸡舍比较利于光照,冬季光照角度较斜可以获得较多的光照,夏季光照角度较直,可减少阳光直射。
鸡舍内部设计应充分考虑鸡的生理特点和养殖需求。鸡舍高度一般在2.5-3米之间,以利于通风和光照。鸡舍内部应设有保温设施,如供暖设备、保温帘等,确保鸡只在寒冷季节保持适宜的温度。
七、消毒池鸡舍的朝向应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应满足温度、日照和通风的要求。南方鸡舍以朝南略偏东为宜,北方以朝南略偏西为宜。鸡舍间距为鸡舍屋檐高度的3倍以上。
鸡舍的门窗、墙壁、顶棚要无破损,不漏风,不漏雨。墙角、地面无鼠洞。鸡舍可设计窗户,主要利于通风,如果鸡舍有窗户,一定要注意防护,可使用铁丝网进行防护,防止飞禽走兽进入鸡舍,从而降低疫病传播。
鸡舍地面要求高出舍外、防潮、平坦,易于清刷消毒。鸡舍周围可以设计一条排水沟,在鸡舍的入口也可以设置一个消毒池。杀菌消毒都需要用到水,因此需要便于将水和鸡舍杂物混合成的污水排出去。
蛋鸡养殖鸡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通风、光照、温度、湿度、消毒等多个因素。只有做好这些细节,才能确保鸡只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降低养殖成本。
鸡舍的保温与防暑同样重要。在冬季,鸡舍需具备良好的保温设施,如供暖设备和保温帘。而在夏季,则需要良好的通风和遮阳设施。某养殖场通过优化屋顶设计,使用隔热材料,有效解决了保温与防暑的难题。
五、光照管理对鸡群的影响光照时间和强度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某养殖场通过智能光照系统,根据季节和鸡只的生长阶段调整光照,有效提高了产蛋率。
鸡舍的消毒和卫生管理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某养殖场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流程,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有效降低了疫病的传播风险。
鸡舍屋顶的设计应考虑隔热和排水。使用适当的隔热材料可以降低能耗,提高鸡舍的舒适性。某养殖场采用新型隔热屋顶,有效降低了鸡舍的温度波动。
十、未来展望与持续改进因为科技的进步,鸡舍建设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鸡舍将配备更多智能设备,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养殖模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