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普安计划发展170余万只绿壳蛋鸡

在黔西南州普安县的广袤土地上,一项名为“普安计划”的绿色农业项目正在悄然兴起。这个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县范围内养殖绿壳蛋鸡数量达到惊人的170余万只。这不仅是一次农业产业的升级,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普安计划发展170余万只绿壳蛋鸡
绿壳蛋鸡: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绿壳蛋鸡,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高品质的蛋品而备受市场青睐。在普安县,这种鸡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据普安县农业局透露,绿壳蛋鸡养殖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项目 目标 预期效果
绿壳蛋鸡养殖 170余万只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
技术培训 340余人 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鸡舍建设 200多栋 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普安县已积极着手推进种鸡场建设、销售平台公司组建、技术培训及资金整合等工作。计划按市场化要求组建销售公司,成立若干养殖专业合作社,搭建全县绿壳蛋鸡产业流通平台和载体,促进产业发展。

精准帮扶,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普安计划中,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核心任务之一。通过“一户一策”原则,对普安县、兴仁县等地区给予帮扶指导,驻村工作组走村入户宣讲政策,为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申请书。同时,制定出台《黔西南州总工会城镇困难职工脱困“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按照“培训一人、致富一家、整片脱贫”的工作目标,对西陇村、云庄村易地搬迁户开展帮扶。

在长顺县麻响村,这个曾经是深度贫困村的地区,通过政府扶持引导,2018年与鼓扬镇联富绿壳蛋鸡养殖合作社结成协同发展联盟,建成存栏母鸡近千只,日产量达数千枚。如今,麻响村已经成功脱贫,绿壳蛋鸡养殖成为村民致富的新途径。

创新驱动,打造特色品牌

普安计划不仅关注产业规模的扩大,更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通过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机会。例如,普安大米、晴隆糯薏仁、坡柳娘娘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发展区域经济、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

在普安县,一项项创新举措正在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普安县的绿色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金蛋铺就一条通往富裕的道路。

从普安计划发展170余万只绿壳蛋鸡,助力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再看绿壳蛋鸡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解析与未来展望。

普安计划发展170余万只绿壳蛋鸡

黔农科院办发20227号文件指出,要开展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产业调研。2020年10月28日至29日,以及11月5日,精品水果产业调研组对贵州黔西南州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由陈良副院长和蔡永等人组成,旨在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现状,为后续产业升级提供依据。

普安县农业局透露,该县计划在江西坡、兴中、高棉三乡镇重点发展绿壳蛋鸡养殖,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340余人,完成鸡舍建设200多栋,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养殖绿壳蛋鸡3.1万只。

在2019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中,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