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煤污病和藻斑病是芒果常见病害
在芒果的种植过程中,煤污病和藻斑病是常见的病害,它们不仅影响芒果的外观,还会降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症状 | 病原及发生规律 | 防治方法 |
---|---|---|
叶片和果实表面覆盖一层黑色绒毛状物,像煤烟 | 病原菌学名为Capnodium mangiferae P. Henn,主要靠蚜虫、叶蝉分泌的蜜露为主,蚜虫、叶蝉发生多,煤烟病也较严重。 | 防治蚜虫和叶蝉,发病后可喷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二硫代氨甲酸盐 |
症状 | 病原及发生规律 | 防治方法 |
---|---|---|
叶片正背两面均可发生,初生白色至淡黄色褐色针头大小的小圆点,逐渐向四周作放射状 | 病原菌学名为Cephaleurosvirescens Kunze,主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 | 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用多菌灵、铜铵合剂等药剂处理 |
1. 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合理密植。
2. 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减少病原传播。
3. 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四、案例分析Kunze,果园土壤状况不佳,杂草丛生,地势低洼,阴湿,加之透光不良,老树生长衰弱,树冠下部的老叶和枝条,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芒果树体的水分和矿物营养吸收影响不大。
2. 病原及发生规律:芒果煤污藻斑病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待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植株根部或根颈部侵入。土壤黏重、通气差、易板结、排水不良的苗圃更易发病。
2. 病原及发生规律:此病病原菌学名为CapnodiummangiferaeP.Henn。本菌主要通过蚜虫、叶蝉分泌的蜜露传播,蚜虫、叶蝉数量多,煤烟病也较严重。病菌喜湿,因此芒果种植过密、荫蔽容易发病。
芒果藻斑病主要侵染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芒果煤污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和果实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绒毛状物,看起来像煤灰。该病害主要影响幼苗的基础生长。
3. 防治方法:防治蚜虫和叶蝉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方法。发病后可喷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二硫代氨甲酸盐有一定的效果。
3.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适度修剪;注意开沟排水等可减轻发病。清除并烧毁落叶,减少病原。发病严重的果园,在早春病斑还是灰绿色尚未形成游动孢子之前,喷洒0.5:0.5:100波尔多液1~2次,效果良好。
吸取芒果树体的水分和矿物营养,对芒果树直接影响不大。严重时整个叶片和果实均被菌丝体所覆盖。
芒果膏药病、芒果藻斑病病原菌为藻类Cephaleuros virescens Kunze。芒果叶缘焦枯、芒果叶枯病是芒果初植期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造成叶片干枯,病株大量落叶,严重影响幼龄树树冠生长速度。
3.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在病穴内撒些石灰,进行消毒;用25%多菌灵500倍液或铜铵合剂400倍液淋根部,以土壤湿透为宜,用70%敌克松0.5千克,加细土20~25千克拌匀,撒在植株根部附近,或者加水350~400千克浇泼土面;每667平方米用40%五氯硝基苯3千克,加细土10~25千克制成毒土,撒施在植株根部土面上。
1. 症状:本病主要发生于叶上,叶片正背两面均可发生。初生白色至淡黄色褐色针头大小的小圆点,逐渐向四周作放射状 ,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的毛毡状斑,边缘不整齐,灰绿色或橙黄色。后期表面较平滑,色泽也较深。
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幼苗基部和根部。受害部变紫黑色,皮层腐烂,木质部干朽。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叶色淡至黄色,最后整株枯死。地下病部表面有紫红色根状菌索覆盖,潮湿时形成一层紫红色丝绒状膜层,后期可形成扁球形菌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