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冻害:低温条件下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无论是种子产量还是饲草产量,饲用燕麦均可在一 定的栽培管理条件下达到高产。只是,低温冻害却成为了燕麦生长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燕麦喜冷凉湿润气候,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3~4℃,最适温度为15~25℃。播种时期对燕麦产量及其构成有明显影响。据杨丽娜等在甘肃甘南州夏河县海拔2900m的桑科草原对不同燕麦品种进行的播期试验,发现短期播种有利于种子产量的提高,而适当晚播有利于燕麦的生长发育。
生育期长短受纬度影响,在北方长日照条件下,如山西、青海、甘肃等地燕麦生育期在80,而在西南山区日照比北方短,其生育期比北方要长,且随海拔增加变幅在110,200d。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4℃,幼苗能耐,2℃的低温,成株遇,3℃低温仍能缓慢生长,6℃则受害,是麦类作物中最不耐寒的一种。
低温冻害主要影响燕麦的叶片和茎秆。由于雪后低温冻害的麦苗,其受冻器官主要是叶片,因而当冻叶黄枯新生叶刚出时,苗高明显下降。特别是粒重,由于受冻分蘖成穗数减少,抽穗后株间的生态条件较优,因而粒重略有增加。
麦后低温冻害对大麦单株分蘖的影响 | 麦害各程寨期 | 单株分蘖 | 冻后期越冬后 | 拔节后 | 越冬后 | 拔节后 | 口期 |
---|---|---|---|---|---|---|---|
13期、12/2~12/10 | 严重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14期、12/8~12/15 | 中度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15期、12/15~12/22 | 轻度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选用抗寒品种,适期播种,注意清沟排渍,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轻低温冻害对燕麦产量的影响。
在青藏高原低温条件下生长的燕麦具有以下特点:①有效分蘖多,干粒重大,籽实产量高;②植株高大,茎叶繁茂,产量高,叶片寿命长。
小麦生长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零度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由于小麦在拔节后至孕穗挑旗时期,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抵抗低温能力低。若突遇低于5-6℃气温就会受害。受害部位是整穗或部分小穗,表现为延迟抽穗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部分小穗空瘪,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不过燕麦虽然适宜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种植,但若想燕麦取得高产,还是种植在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土壤结构疏松的壤土比较好。千万不要伤及燕麦小苗叶片。幼苗可忍耐-3~-4度的低温,若气温低于-5度就会受到损伤。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气候已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也称“倒春寒”。一般在3、4月份出现较多。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
防止冻害原因生理死亡低温所造成的生理死亡有两种类型:a.在低温条件下,植株体内细胞间隙结冰。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呈水烫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青枯成蓝绿色,茎秆、幼穗皱缩死亡。降温幅度和陡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受害重。
燕麦抗寒育种:破解冻害难题的关键一环在北方的广袤土地上,燕麦作为一种重要的饲草和粮食作物,其生长直接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尤其是春季的低温冻害,常常给燕麦的产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开展燕麦抗寒育种研究,对于提高燕麦产量和应对冻害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播种时机与品种选择:播种策略的精细化管理在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烟熏等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追肥浇水,保证小麦正常灌浆,提高粒重。
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燕麦抗寒育种研究将不断深入。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望培育出更多抗寒性强、产量高的燕麦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