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芝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芝麻新品种
据悉,自2020年8月以来,项目选育出了我国首批宜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和豫芝NS610,借助于高效芝麻分子育种技术和自主研发的抗落粒基因标...
栽培要点:我省江淮、淮北地区春夏播均可,夏播力争早下种。播量每亩0.5公斤左右。每亩留苗1万株左右,缺苗处可采用双苗栽培。初花期每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能增蒴增粒;终花期打顶促早熟,攻粒重,可喷洒40%的多菌灵1-2次,防病害并保持绿叶功能,促使增加粒重。
一、亲本来源豫芝四号芝麻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农科所1978年用宜阳白作母本,驻芝一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4年测产鉴定,多年历经省和全国试验,在江北片的不同生态条件下,特别是在近几年不正常的气候条件严峻考验下,表现抗病、耐渍、耐旱、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性状比较理想,深受长江以北各芝麻主要产区欢迎。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9年4月命名为豫芝四号,陕西省1989年1月审定命名为引芝一号。
二、特征特性特性 | 描述 |
---|---|
株高 | 单秆型、株高150厘米,高者达209厘米以上 |
蒴果 | 叶腋3蒴,蒴果4棱,蒴长中等,蒴果肥大 |
花色 | 花白色,黄稍尖短 |
成熟 | 成熟时落叶,茎蒴呈黄绿色,落黄好,开花早 |
豫芝四号·芝麻--白金沙·太空芝麻--金芝8号·航芝一号·冀9104黑芝麻·豫芝11号等……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食用型优质黑芝麻新品种“中芝35”,通过江西省芝麻品种认定。该品种是以芝麻“野芝2号”与骨干亲本“豫芝4号”杂交回交选择育成,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明显,品质性状、抗性表现较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口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种子管理站芝麻新品种“豫芝4号”高产栽培技术口吴宇豫芝4号是针对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问题,采用“宜阳白”作母本、“驻芝1号 ”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经过多年正规试验,表现耐渍、耐旱、抗病、早熟、高产。1989 ~ 1991年分别由河南、安徽、陕西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项研究成果被列人《“八五”国家重点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以来,在全国发展很快。
特征特性:属中熟单杆型品种。夏播全生育期90天左右。株高150厘米-180厘米,一叶三花,白花,蒴果四棱,单株蒴果75个左右,蒴粒65粒左右,白粒,千粒重3克左右,含油量55%。苗期生长旺,叶色浓绿,开花早,花期长,始蒴部位低,约距地面30-50厘米。茎秆粗壮,较抗倒伏,耐旱耐渍,落叶性好,抗茎点枯病和枯萎病,适应性广。
中新网周口4月10日电 9日,在河南省项城市召开的周口市2023年度芝麻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会上传出消息,该市将在全国率先规模种植宜...
出生于60年代的张海洋,目前担任着河南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0年前,他带领团队开始破解芝麻...
产量表现:1985年参加河南省新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亩产80.58公斤、比对照豫芝1号增产12.91%。1986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试,平均亩产83.23公斤,比对照豫芝1号增产34.4%。1987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试,平均亩产70.07公斤,比对照豫芝1号增产32.28%。1987-1988年参加安徽省芝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5.95公斤和63.07公斤,比对照中芝7号分别增产42.5%和26.4%,居一、二位。1988-1989年参加安徽省芝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55.0公斤和86.3公斤,对照中芝7号分别增产30.7%和26.4%。
捌龇 塑塑兰匦五盈 高油芝麻新品种豫芝23号 张体德张海洋苗红梅 摘要豫芝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 627)作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用近红外品
我们刚刚完成了豫芝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芝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的讲解,现在切换到豫芝4号:芝麻种植新选择。
豫芝4号具有以下特征特性:株高150厘米,最高可达209厘米;叶腋3蒴,蒴果4棱,蒴长适中,蒴果肥大;花色洁白,花型尖短;成熟时落叶,茎蒴呈黄绿色,落黄好,开花早。
品种选育:从源头保证品质 案例分析:豫芝4号在山东的种植表现山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芝麻产区之一。近年来,豫芝4号在山东地区的种植表现尤为突出。据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豫芝4号在山东地区的平均亩产可达120公斤,比当地传统品种增产约20%。
一位山东地区的种植户表示:“自从种植豫芝4号以来,我的芝麻产量逐年提高,而且品质也更好。这个品种抗病性强,耐旱耐涝,非常适合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
未来展望:豫芝4号助力芝麻产业发展豫芝4号的研发成功,不仅为芝麻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国芝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豫芝4号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应用,为我国芝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