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玉米种子越冬贮藏易受冻害,需科学管理
在寒冷的北方,玉米种子的越冬贮藏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由于低温冻害的威胁,如何科学管理玉米种子的贮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种子含水量是决定其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北方,种子只有充分晒干,才能有效防止冻害的发生。
水分管理的具体措施措施 | 目的 |
---|---|
晒种降水 | 降低种子含水量,减少冻害风险 |
脱粒后密闭贮藏 | 保持种子干燥低温的贮藏状态 |
定期检查 | 及时发现水分和发芽率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
通风仓中的玉米果穗,至春季含水量可降至13%左右,如果当年不用于播种,最好脱粒后进行密闭贮藏。
在种子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之间,将玉米果穗的苞叶扒开,使果穗暴露在空气当中,可收到明显的降水效果。这一措施已成为辽宁、吉林等省普遍采用的玉米种子干燥措施。
站秆扒皮,收前降水站秆扒皮的最适宜时机是种子蜡熟初期,过早会影响产量,太晚则降水不明显,得不偿失。
在北方,玉米种子的安全贮藏与越冬管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控制水分,确保种子含水量在14%以下。
创造良好的贮藏环境,防止雨雪淋浸和虫鼠侵害。
定期检查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我们要严格掌握玉米种子越冬贮藏的管理技术。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漫长,这对玉米种子的贮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辽宁、吉林等地,由于气温较低,种子在收获时含水量较高,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受到低温冻害。
北方玉米种子冬贮时间较长,因此在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种子含水量和发芽率。如果发现水分超过安全贮藏标准,应及时通风透气,调节温湿度,以免种子受冻或霉变。同时,还要定期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质量。
玉米种子的安全贮藏与越冬管理至关重要。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贮藏方法,如室外、冷室、暖室贮藏等。同时,要确保种子袋垫离地面30cm以上,堆垛之间留有一定空隙,防止雨雪淋浸。在室外贮存的种子,遇冷后不应再转入室内;同样,在室内贮存的种子,也不可突然转到室外,以免温度的骤然变化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玉米果穗通风贮藏有多种方式,可根据种子量的大小灵活选用。少量种子可采用立桩搭挂、木架吊挂、棚内吊挂等方式进行。种子量较大时,可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搭建玉米穗仓。为便于搭建通风仓,有的地方将玉米果穗先装入通气良好的编织袋,然后建仓,效果很好。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能够有效防止玉米种子在越冬期间受到冻害,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发芽率。这不仅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