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部门提出目标: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占比力争超70%
围绕“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每年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2017年以“镰刀弯”和黄淮海等地区为重点,推进粮改饲补贴试点,将粮改饲规模扩大至1000万亩以上。
华经产业研究院2025年02月12日 13:23湖南返回 财富号评论吧评论0由于近年来我国对奶牛养殖行业监管力度以及奶制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大量小规模散户被取缔,使得2019年以前我国奶牛数量呈下降趋势。因为行业规模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奶牛数量逐步回升。具体来看,2022年我国奶牛数量为6400千头,同比增长3.23%。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测定牛乳样品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体细胞数等指标,生成制式化的报告,评估奶牛个体和群体的生产性能,为学制定奶牛育种方案、优化奶牛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发达国家水平的1/2。2020年2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统筹设施装备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指标 | 数值 |
---|---|
人均乳制品消费量 | 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发达国家水平 | 1/2 |
《意见》明确,作为乳品品质保障的源头,上游奶牛养殖业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奶源自给,《意见》要求,到2020年国内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
此外,还将开展中国小康牛奶公益行动。组织发起牛奶助学公益行动,向贫困地区学校捐赠牛奶,让贫困地区学生喝上奶、多喝奶,提高身体素质。
我国愈发重视奶源质量,大批小型养殖户破产退出,行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奶牛规模化牧场比重达67%,较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
围绕“养好牛”,开展健康养殖行动。支持养殖场改扩建、小区牧场化改造和家庭牧场发展,“十三五”期间创建300家标准化示范牧场。以养殖大县为重点集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利用。实现“十三五”末泌乳奶牛年均单产达到7.5吨,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粪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的目标。
粗饲料成本占比为22%左右。然后为人工费用,成本占比为14%左右。
奶牛养殖成本结构分布情况
指标 | 占比 |
---|---|
粗饲料成本 | 22% |
人工费用 | 14% |
下游主要是奶牛生产的牛奶的具体应用,按照液态奶和干乳制品分类可制成鲜奶、酸奶、奶粉、奶油、奶酪等。据测算,2020年奶牛市场规模约为1500...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PAGE1 / NUMPAGES1 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年远景目标规划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奶业节粮高效、市场潜力巨大,是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加快奶业发展,对于带动畜牧业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报北京2月8日讯记者乔金亮报道:农业部今天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创品牌”等,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力争到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超70%。
值得注意的
是,在原料奶行业的本轮上行周期中,低温奶细分市场竞争加剧,亦促进了下游乳企对国产奶源的“争夺”。在张智山看来,伴因为几家巨头乳企近来对上游原奶企业的大量收购,国内奶业再度进入了“得奶源者得天下”的时代。
每三杯奶至少一杯是进口,奶源自给率待提升经历
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
围绕“创品牌”,开展奶业品牌创建行动。推动奶业20强企业履行《中国奶业振兴宣言》,促进乳品企业大协作、大联合,实现“好乳品、中国造”。
探索牧区半放牧、半舍饲模式,研究推进农牧交错带种草养牛。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发展奶牛规模养殖的用地、环保制约问题,提出...
我国到2025年要力争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500万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国内奶源...
不过,我国奶牛...
急需给予技术、财政及融资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冷友斌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增强对规模和集约化奶牛养殖行业的土地资源支持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适养区政府提供更多规模和集约化奶牛养殖用地。奶牛场应拥有配套用地,特别是新建牧场必须符合养殖规模与土体相配套的原则,否则不予批准建设
回顾完我国农业部门提出目标: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占比力争超70%。,让我们继续探讨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突破七成,案例先行,共谋发展。。
以“绿色牧场”为蓝图,打造规模养殖新典范。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绿色牧场”为核心,各养殖企业纷纷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下,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为您展现奶牛规模养殖的新风采。
某奶牛养殖企业,位于我国北方,占地面积达5000亩。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投入巨资建设智能化牧场。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对奶牛饲养、繁殖、挤奶等环节的全面智能化管理。据统计,该牧场在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奶牛单产提高了15%,养殖成本降低了20%。
案例二:生态循环,构建绿色产业链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座现代化奶牛养殖场,以生态循环为理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绿色产业链。该牧场采用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粪便处理、有机肥料还田的循环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此外,牧场还与周边农户合作,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
案例三: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某地区奶牛养殖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将周边农户纳入养殖产业链。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技术等支持,并按照市场行情统一收购奶源。通过这种方式,合作社不仅提高了奶源品质,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家以生产高品质乳制品为主的奶企,通过打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该企业从源头把控奶源质量,实施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如今,该品牌已成为国内乳制品市场的领军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