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先饮水后开食,是为了补充水分
作者:畜旺农丰•更新时间:14小时前•阅读3
毕业论文题目 |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
---|---|
系别 | 动物科学系 |
专业 | 畜牧兽医专业 |
班级 | 牧医07304 |
学号 | 3 |
姓名 | 杨晓鹏 |
指导教师 | 任丽哲 |
导师单位 | 动物科学系 |
摘要 | 雏鸡培育是养鸡业中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雏鸡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
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及时先给饮水再开食,这样做有利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粪便,增进食欲和饲料的消化吸收。因雏鸡出壳后体内的水分大量消耗,据研究报道,出雏24小时后体内的水分消耗8%,48小时后消耗15%。
对动物性营养不易消化,利用率低,残留在腹内的卵黄,消化吸收完全需3-5天,所以,出壳后的幼雏不宜喂得过早,即使开食也不宜喂得过多。
出壳后的雏鸡卵黄囊中还残留有部分卵黄没吸收完。这种卵黄中的营养物质,是供雏鸡卵生时必需的营养,卵黄营养吸收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充足的饮水。
鸡体中的细胞组织是由74%的水分组成的,水分有调节体温、运送营养、排泄废物、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所以是鸡必需的物质,只有充足的饮水,才能满足鸡生长发育的需要和维持鸡体内水的代谢平衡。
所以应在雏鸡进人育雏舍后,迅速补充饮水,这有助于雏鸡的开食,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减少疾病。
还有呢,一般育雏圈舍内温度较高,空气干燥,雏鸡呼吸和排粪时会散失掉大量水分,这时就需要靠饮水来补充水分。因此,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应先饮水,后开...
初生雏鸡的饲养均要求先饮水后开食。否则,雏鸡肚子里有卵黄没吸收,再急着喂料,反增加了胃肠的消化负担,对维鸡不利。雏鸡入舍后先饮水后给...
更多雏鸡开水和开食雏鸡开水和开食。初生雏鸡的第一次饮水称之为开水,雏鸡入舍后即可开水,正常情况下,开水后就不能再断水,第一周饮凉开水,水温在19~24℃为宜,水温过低...
雏鸡进入鸡舍后,第一时间补充水分至关重要。这不仅满足了它们生理上的需求,还有助于后续的开食过程。充足的水分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雏鸡吸收残留卵黄,排出粪便,从而增进食欲和饲料的消化吸收。雏鸡出壳后,体内水分迅速消耗,24小时内可消耗达8%,48小时后可达15%,因此,及时补充水分对于雏鸡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幼雏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对动物性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在雏鸡出壳后,不宜过早开食,即使开食也不宜过量。先饮水有助于清理胃肠,排出胎粪,促进代谢,加快卵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此外,雏鸡在育雏舍内因温度高、空气干燥,呼吸和排粪时会散失大量水分,因此,补充饮水尤为重要。 育雏舍环境:饮水保障的必要性 在育雏舍中,雏鸡更需要水的补充。鸡体细胞组织由74%的水分组成,水在调节体温、运送营养、排泄废物、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保证充足的饮水,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需要,维持体内水的代谢平衡。 案例分享: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实践探索 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的杨晓鹏同学在毕业论文中探讨了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他指出,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再开食,并建议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葡萄糖,以增强雏鸡的免疫力。这一实践案例为雏鸡的饮水和开食提供了科学依据。 雏鸡的饮水和开食是养鸡业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雏鸡的健康成长和养殖效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细的管理,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雏鸡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速度。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雏鸡的饮水和开食策略将更加完善,为我国养鸡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