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鸭产蛋率低,如何有效提高成为养殖难题
作者:茶乡隐者•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3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怎样提高产蛋率是广大养殖户关心的问题。为了确保蛋鸭的健康和产蛋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蛋鸭难以适应,导致产蛋率下降。饲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蛋鸭产蛋率的高低,只有坚持喂混合饲料,满足蛋鸭对产蛋的营养需要,就能提高鸭的产蛋率。
冬天怎么养蛋鸭能提高产蛋率,这几点要注意序号 | 措施 | 说明 |
---|---|---|
1 | 整群淘汰 | 坚决淘汰老弱病残和低产鸭,以减少死亡和饲料消耗。 |
2 | 控制密度 | 越冬鸭群密度以每平方米饲养8~9只为佳,有利于鸭群自体保温。 |
3 | 严控室温 | 越冬蛋鸭群防寒保暖至关重要,棚内温度保持在13℃~22℃。 |
4 | 饲料调整 | 坚持喂混合饲料,满足蛋鸭对产蛋的营养需要。 |
5 | 适当运动 | 增加鸭子的活动量,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产蛋率。 |
6 | 减少应激 | 避免频繁转群、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 |
关好鸭舍门窗,防止冷风侵袭。
铺上垫草,使鸭栖息时腹部不冷。
舍内采用人工取暖的方法补充热量,但要注意安全。
提高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8~9只。
鸭舍还应注意通风换气。
放水前至少要进行4次“噪鸭”,即在棚舍内轻轻吆喝鸭群使其全部起身并在舍内做圆圈运动,每次至少兜5圈,以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同时提高鸭的御寒能力。
每天应使饮水槽保持一定数量的清洁水,但要做到少添勤添,使蛋鸭随时都能喝到水。同时,鸭子放水,要掌握天气、时间和次数。
只要精心管理,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蛋率。舍外活动可结合放水进行,既能锻炼体质,又可促使鸭群采食水生动物饲料。
在寒冷的冬季,蛋鸭的产蛋率常常受到影响,养殖户们面临着如何提高产蛋率的难题。
饲料是影响蛋鸭产蛋率的重要因素。某养殖户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蛋鸭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使得蛋鸭的产蛋率提高了20%以上。具体措施包括:选用优质玉米、豆饼、鱼粉等原料,科学搭配,满足蛋鸭的营养需求。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抗寒冷冬季蛋鸭活动量减少,容易造成体质下降。某养殖户通过在舍内设置运动场,引导蛋鸭进行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寒能力。同时,养殖户还注意在晴天放水,让蛋鸭在水中活动,进一步锻炼身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