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12月中下旬,猪价上涨幅度最大

一、12月可能影响猪价上涨的常见供需因素

12月中下旬,猪价上涨幅度最大
供应方面 生猪存栏量的影响
市场供需 如果12月生猪存栏量相对不足,会导致市场上可供应的生猪数量减少,从而推高猪价。
同时,养殖户对生猪的压栏惜售情绪升温,也会导致生猪供应紧张,进而推动猪价上涨。
消费端 南方腊肉制作需求增加
目前南方多地已经开始制作腊肉,消费端也会有所提升,如南方制作腊肉全面开启,是要开启洪荒之力的节奏呀,预计南方猪价稳中小幅上涨。

二、政策因素对猪价的影响

2014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都要求推进环保型生猪养殖模式,广东省作为南方水网地区11个省市之一,被划入约束发展区,今年4月20日的时候农业部发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未来五年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基于环境承载量,规划中明确指出,生猪养殖布局要从华南、华东向东北、西北地区转移。

三、猪价整体持续上涨,局部地区涨势强劲

猪价整体持续上涨,但涨幅甚微,东北三省涨势暂缓,局部开始小幅震荡调整,西南地区受腊肉制作及香肠灌制零星开启影响,市场需求得到一定提振,除重庆外,四川、贵州、云南猪价均涨至18元/公斤以上。近期,规模猪场挺价,带动养殖户对后市看好信心增加,压栏惜售情绪升温,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增加,不过不得不提醒广大养殖户,随后期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回升,猪价虽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市场变数仍存,尤其冬季是疫情高发期,如有疫情发生将导致生猪集中出栏,到时屠宰企业压价一定不会心慈手软。

四、供应缺口难填补,猪价涨幅超预期

12月份国内猪价震荡上涨,中下旬涨幅超越业内预期,生猪养殖的高盈利引导业内对后市看多,补栏积极性明显提升。

消费端近期猪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费端的增长。日常消费恢复是一方面,还有大量猪肉被囤积了起来。预计12月猪肉消费相比当下会有所下降。

六、养殖户应如何应对当前猪价行情

很多猪场老板改变之前的压栏策略,开始按计划出栏,没有大面积压栏情况下,十二月猪价上涨高度有限,更多表现为少幅度上涨。提醒广大网友,近期仍然要密切关注猪市变化,做好疫情防范工作,在合适的行情下,按照自己的计划出栏,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七、东北地区猪价走势分析

11月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小涨的态势,尤其是北方地区涨势明显高于南方地区,东北地区更是一度领涨,猪价北涨南稳的态势十分明显。不过东北地区猪价在突破8.5元以后在上周末期间出现了涨幅缩小和小跌的态势。

西南和华南历来都是国内人均猪肉消费量最高的区域,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广东、湖南是全国猪肉消费最多的6个省,也曾经是国内生猪主产区。那为什么华南猪价全国最低?

九、需求旺季开启,需求旺季结束的时刻

进入12月份,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算是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了,目前南方多地已经开始制作腊肉,预计会在本月中下旬达到高峰,而此期间也是养殖户需要特别注意的时期,因为需求高峰也是猪价上涨力度最大的时期,同时也是出栏量较为集中的时期,更是屠宰企业想方设法压价逼量的时期,所以养殖户要特别注意,时刻关注大猪和标猪的价格差异,尽量避免集中出栏。

进入12月份,天气因素对猪价的影响减弱之后,市场需求较弱,猪价上涨乏力。短期内北方地区或出现滞涨甚至是小跌态势,而南方地区市场需求对猪价形成一定的支撑,或开启涨势。

不仅要理解12月中下旬,猪价上涨幅度最大,原因何在?,还要全面掌握12月猪价飙升,探析上涨背后的动因与应对策略。

在12月份,我国猪价迎来了一波上涨。供应方面,生猪存栏量的变化对猪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12月生猪存栏量相对不足,市场上可供应的生猪数量减少,从而推高猪价。另一方面,消费端的需求也在增加。因为南方多地开始制作腊肉,消费端的需求有所提升,进一步推动了猪价的上涨。

12月中下旬,猪价上涨幅度最大

五、消费端增长与猪肉囤积

面对猪价上涨,养殖户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一方面,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出栏,落袋为安。另一方面,要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计划,降低养殖风险。此外,养殖户还要加强疫病防控,确保生猪健康养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