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仔猪断奶期也是其疾病高发时期,属于应激敏感期,所以,必须要为仔猪营造高质量环境与饲养管理条件,以保证对疾病予以有效控制,有效地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全面提升其成活几率,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本文重点阐述了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1. 掌握科学的断奶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为减少应激,猪场一般采用分批断奶和逐步断奶。分批断奶:将体重达标、发育良好的仔猪优先断奶,让弱小的仔猪继续哺乳,直至发育达标后再断奶;逐步断奶:在预定的断奶日期前4-6天,控制哺乳次数,第一天哺乳5次左右,以后逐步减少,在母仔逐步适应后,按原定断奶日期完成断奶。

2.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仔猪的初生重与成活率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初生重小于1.0kg的仔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达到40%,初生重在1.3-1.5kg,其死亡率仅为5-8%左右。因此,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使其所产仔猪健康整齐,以提高仔猪初生重,从而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

仔猪料中植物蛋白比例不能太高,应尽可能提高动物蛋白比例,粗蛋白含量控制在18-20%,在饲料中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酸化剂、酶制剂或益生菌制剂,可使仔猪吃得多,生长速度加快,减少消化不良和腹泻。

4.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环境卫生对仔猪饲养有着关键的作用,仔猪栏舍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每半月消毒1-2次,同时要注意消灭老鼠和蚊蝇。

5. 合理分群

仔猪断奶后不要立即转群到保育舍,让母猪离栏后,要留在原栏饲养,一般在3月龄后再合理分群为宜。

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断奶后栏舍温度应提高2-3℃,维持在28-30℃左右,昼夜温差不能过大,断奶一周后,逐渐降低舍温至26℃,但夏季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防暑降温。

7. 及时免疫与驱虫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时免疫接种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等疫苗;在60天时,选择毒副作用小且广谱的药物进行体内、外驱虫。

仔猪断奶后不要马上换料,1-2周内仍饲喂断奶前饲料,换料期间,将新旧料配在一起饲喂,逐步增加仔猪料,大约两周后过渡到全部用仔猪料。断奶初期仍按原来的饲喂方法和饲喂次数进行喂养,坚持勤添少喂,晚上饲喂1-2次,每次的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饱为宜,两周后逐步减少饲喂次数。

增加初生仔猪保暖、防挤压方法,避免意外造成死亡。由于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被冻僵、冻死,行动不灵活,易被母猪踩压至死。

哺乳仔猪提高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是目前应该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除按常规的卫生管理外,还可以使用疫苗预防,如仔猪红利菌苗,母猪产前一月注射5ml,过2周在注射10ml;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LTB基因工程活菌苗,有K88、K99、987P、F41的单价或多价灭活苗,通过免疫母猪,使仔猪...

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预防疾病。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序号 关键措施 具体实施
1 科学的断奶方法 分批断奶、逐步断奶
2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提高仔猪初生重
3 调控饲料营养 提高动物蛋白比例,添加消化吸收促进剂
4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清洁卫生、地面干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
5 合理分群 3月龄后再合理分群
6 保持合适的温度 断奶后栏舍温度提高2-3℃,维持在28-30℃
7 及时免疫与驱虫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体内、外驱虫
8 选择适宜的饲喂方法 逐步过渡饲料,坚持勤添少喂
9 增强仔猪饲养管理 增加初生仔猪保暖、防挤压方法
10 科学养育哺乳仔猪 使用疫苗预防,加强卫生管理
案例一:分批断奶,逐步适应
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仔猪的消化系统得到改善,生长速度加快,消化不良和腹泻情况减少,成活率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