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黑鱼养殖中,鱼种饲养是关键环节

黑鱼,作为我国常见的食用性鱼类,因其个体体型大、生长速度快、市场价值高而备受养殖户青睐。在黑鱼养殖过程中,鱼种饲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黑鱼养殖的鱼种饲养技术,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黑鱼养殖中,鱼种饲养是关键环节
一、黑鱼养殖的鱼种放养密度

黑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而言,每亩放养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种1000~1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鱼种,亦可放养其他鱼类。

黑鱼为肉食性鱼类,以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养殖初期,鱼种喜欢吃活饵,因此要进行投喂驯化。鱼种下池后的第二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

在黑鱼进食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确保鱼种能够充分摄食。一般每万尾每天投喂切碎的小杂鱼、小虾或新鲜水蚤,投喂量一般每万尾每天3-4公斤。

黑鱼抗病力较强,但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仍需注意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烂鳃病 鳃丝发白、腐烂,呼吸困难 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同时调整水质
肠炎病 肠道发炎、食欲减退,严重时死亡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寄生虫病 体表出现白点、寄生虫附着 使用驱虫剂进行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黑鱼鱼苗长到3-4厘米后,食性开始转换,需要更多的食物和更大的活动空间。此时,一般需要经过鱼种饲养阶段,将分塘过筛后的寸片继续饲养到当年冬天,养成十厘米左右或更大的鱼种,然后再放入各类混养塘或单养成食用鱼。

鱼种池的基本条件大体和鱼苗池相同,一般采用大的土池塘培育,池面积多为0.5-1亩,水深0.5-1.5米,寸片入池前,池塘应进行清整消毒、施肥培水等一系列工作。

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黑鱼养殖的转化率提升比例可达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黑鱼养殖中,鱼种饲养是关键环节,需掌握其生长规律和饲养技术。讲清楚了,接下来是黑鱼养殖:技术突破与未来展望。

黑鱼养殖中,鱼种饲养是关键环节

鱼种入塘前10-15天进行清塘消毒,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亩投放2000-2500尾。待池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将过筛后规格大小一致的寸片鱼种按每亩2-5万尾放养入池。每亩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10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千克。

因为黑鱼养殖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优化,未来黑鱼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在饲料、水质、病害防治等方面,将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黑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黑鱼养殖产业链的延伸,也将为养殖户带来更多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