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海县虾夷扇贝一龄贝养殖情况
目前长海县虾夷扇贝一龄贝养殖主要集中在大长山、小长山和广鹿,具体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岛屿 | 养殖面积 | 死亡情况 | 收获情况 |
---|---|---|---|
大长山 | 5 | 60%左右 | 0.8万吨 |
小长山 | 5 | 50%左右 | 2.5万吨 |
广鹿 | 2.6 | 80%左右 | 0.5万吨 |
以大长山岛和广鹿岛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虾夷扇贝死亡情况,对养殖海区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并在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期间采集濒临死亡扇贝进行病理学观察。不同高峰期濒死虾夷扇贝表现出不同特征,春季濒临死亡扇贝除具备濒死扇贝普通特征外,没有其他明显的肉眼特征,而夏季濒临死亡扇贝的闭壳肌明显萎缩。
2014年长海县浮筏养殖虾夷扇贝产量12万吨,其中小长山养殖虾夷扇贝一龄贝产量就达到了6万吨。至7月初,大长山虾夷扇贝一龄贝死亡基本停止,养殖情况较好的业户准备继续养下去。
在辽宁省长海县海洋牧场建设中,虾夷扇贝是主导品种。自2007年“3.4”风暴潮以来,虾夷扇贝病害不断。现在浮筏养殖的虾夷扇贝主要以一龄贝为主,2014年底有75.5亿枚虾夷扇贝三级苗种用于浮筏养殖,虽然苗种数量较大,但是2015年春季虾夷扇贝苗种死亡较重,致使2015年产量大幅下降。
长海县海洋与渔业局在春季虾夷扇贝苗种出现死亡后第一时间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养殖业户进行分苗操作。先后印发了《虾夷扇贝浮筏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扇贝养殖技术丛书》以及《海水健康养殖技术指南》用于提高养殖业户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当前,正是虾夷扇贝一龄贝的收获加工季,在辽宁省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的养殖海域,养殖工人们正忙着将吊上来的扇贝解下来,金国养殖场负责人秦宇贺望着丰收的扇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扇贝的养殖经济扇贝种类繁多,世界上扇贝科种类达300种,在我国约有30余种,已经养殖的有自然分布于黄、渤海的栉孔扇贝,自然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华贵栉孔扇贝,可以养殖的有自然分布于南海的长肋日月贝和美丽日本日月贝。
山东的蓬莱、莱州、荣成已成为虾夷扇贝苗种生产与供应主产区,年生产优质大规格虾夷扇贝苗种达100万粒,主要供应辽宁的长海县等虾夷扇贝养殖生产单位。
1998年山东省开始栉孔扇贝复壮育种技术研究,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主持承担的“栉孔扇贝复壮育苗技术的研究”项目首次引进北朝鲜栉孔扇贝野生种群,进行了扇贝育种、中间培育、渡夏、养殖及越冬等研究。
长海县,这片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海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这片海域中,虾夷扇贝养殖业尤为发达。本文将深入探讨长海县虾夷扇贝养殖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面对虾夷扇贝养殖的挑战,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长海县在虾夷扇贝养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如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密度、降低病害发生率等。同时,长海县还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虾夷扇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金国养殖场 结论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