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中国牡蛎之乡
这是钦州市养殖户在茅尾海发展的海水养殖蚝排。近年来,有中国大蚝之乡美誉的广西钦州市推行海洋经济强市战略,通过发展内海浮排吊养的方式,打造大蚝连片养殖基地。2016年钦州大蚝养殖面积达到15.15万亩,产量23万吨,产值超过15亿元。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钦州是全国最大的蚝苗养殖基地,全国70%的蚝苗产自钦州,被称为“中国大蚝之乡”。钦州被称为“中国大蚝之乡”“走海丝之路·看大美钦州”——百家媒体聚焦钦州摄影采访活动图文金羊网记者林桂炎11月3日,为期3天的“走海丝之路·看大美钦州”百家媒体聚焦钦州摄影采访活动落下帷幕。如今,钦州是广西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钦州牡蛎。据钦州地方志记载,钦州人采摘、食用牡蛎的历史,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时间。2005年,钦州市钦南区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牡蛎之乡”。
钦州才能够成为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让生蚝成为钦州的名片。在他们的努力下,生蚝也给了他们回馈,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养殖生蚝而致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广西钦州:一个“大蚝”撬动一座“小城” 碧波粼粼,水天一色。整齐的蚝排漂浮在海面上,如黑缎子般延伸到海的深处,平静的海面正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钦州牡蛎养殖模式主要有滩涂插养、浮筏吊养、桩排吊养、沿绳吊养等,主要分布在茅尾海海域、龙门群岛海域、七十二泾海域、金鼓江口海域、麻蓝岛海域、大风江口海域等海域。其中,茅尾海海域和大风江口海域水质优良,饵料丰富,是最适合牡蛎生长和繁殖的“天然牧场”,茅尾海海域是全国最大的牡蛎天然采苗基地,年产蚝苗超过8000万支。
刘星锋看到家乡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毅然选择辞职返乡创业,养起了生蚝。为此,老父亲一年多没和他说过话。如今的蚝哥,是当地的养殖致富带头人...
中新网钦州5月23日电题:中国大蚝之乡 领军人物...
7月上旬,两名渔民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海养基地吊养大蚝。中新社发曾开宏摄 作为“中国大蚝之乡”,钦州近年来充分利用广西沿海浅海优势...
2011年“钦州牡蛎”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钦州市龙门七十二泾海域的近江牡蛎浮筏养殖区被农业部授予首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称号。如今,钦州牡蛎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1家,其中自治区水产畜牧行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
牡蛎文化园的布置中,把牡蛎嵌入海洋经济,多种特色元素营造出浓浓的海洋文化氛围:古老的风帆船边,会结一百多种渔网的老渔民讲述他和牡蛎的...
养殖模式 | 主要分布海域 | 特点 |
---|---|---|
滩涂插养 | 茅尾海海域、龙门群岛海域 | 适应性强,适合大规模养殖 |
浮筏吊养 | 七十二泾海域、金鼓江口海域 | 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养殖密度 |
桩排吊养 | 麻蓝岛海域、大风江口海域 | 适合深水养殖,提高产量 |
沿绳吊养 | 茅尾海海域、大风江口海域 | 操作简便,适合新手养殖 |
谈及钦州,中国牡蛎之乡,以优质牡蛎闻名,致力于打造海洋经济新名片。之后,再深入一下钦州牡蛎,海洋经济新引擎。
钦州牡蛎:悠久历史与现代发展的交织面对未来,钦州牡蛎产业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提高产品品质,拓展市场空间。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钦州海洋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