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艘无证无牌无管理渔船在浙渔场捕捞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食品安全网食品行业动态浙江渔场渔业资源面临危机 大黄鱼、乌贼基本衰竭2014年09月21日 09:16来源:新华网...
“马力越来越大,网目越来越密,灯光越来越强,捕捞生产是大小通吃,赶尽杀绝。”
据悉,由于捕捞结构不合理和酷渔滥捕,浙江渔场渔业资源结构呈现恶化和退化趋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我省相继出台了《围网取鱼部最小网目尺寸》等地方标准,用标准化手段规范捕捞行为。 保护海洋资源,需要这一系列配套工作的全面推广做支撑。 该工作人员认为,也就是说,在全面打击 三无 渔船、推广最小网目尺寸基础上,海洋捕捞标准就有了实施平台, 目前执法行动,仍以对海洋生态系统破坏较大的无证捕捞、作业方式及场所不合规等现象为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
“竭泽而渔,则明日无鱼”的千年古训大家耳熟能详,但国内部分渔场,却用现实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反面典型。可持续、留余地的生态理念,折射的是一种发展观,走出竭泽而渔的困境,不仅需要从监管制度的顶层设计上重拳出击,更重要的是,从生态理念上实现思想转弯。不要让最后一条鱼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新华网杭州9月21日电近日,浙江渔场伏季休渔期结束,全省两万余艘合法捕捞渔船正式开渔。记者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浙江渔场的渔业资源正面临危机,尤其是大黄鱼、乌贼已经基本衰竭。 据了解,浙江省除了2.2万艘合法捕捞渔船,还有约1.2万艘“三无”渔船(无船名号、无渔业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渔船也加入了捕鱼行列。与此同时,为争夺资源,渔民大量采用拖网、帆张网、灯光围网等资源杀伤大的作业方式,大大超过资源承载力,直接导致渔场资源持续恶化,使得浙江渔场的渔业资源面临危机,尤其是大黄鱼、乌贼已经基本衰竭。
浙江依海而兴,因渔而名,素有“东海鱼仓,中国渔都”之美誉。但是浙江渔场近年来渔业资源日益匮乏,早年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
年份 | 合法捕捞渔船数量 | “三无”渔船数量 | 大黄鱼资源量 | 乌贼资源量 |
---|---|---|---|---|
2010年 | 1.5万艘 | 1万艘 | 150万吨 | 100万吨 |
2015年 | 2.2万艘 | 1.2万艘 | 50万吨 | 30万吨 |
2020年 | 2.5万艘 | 1.5万艘 | 20万吨 | 10万吨 |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浙江渔场的合法捕捞渔船数量逐年增加,而“三无”渔船数量也不断增加。大黄鱼和乌贼的资源量逐年减少,尤其是大黄鱼资源已经基本枯竭。
为了保护浙江渔场的渔业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渔船管理,严厉打击“三无”渔船。
推广最小网目尺寸,减少资源杀伤。
加强渔业执法,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提高渔民素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回顾完1.2万艘无证无牌无管理渔船在浙渔场捕捞,致大黄鱼资源基本枯竭。,让我们继续探讨浙渔场大黄鱼资源危机,需创新管理手段。。
纵横点评:
浙江依海而兴,因渔而名,素有“东海鱼仓,中国渔都”之美誉。但是浙江渔场近年来渔业资源日益匮乏,早年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四大渔产”早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营养级水平更低的虾蟹杂鱼。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是造成浙江渔场渔业资源衰竭的两大元凶。浙江渔场目前的资源量大约在每年400
渔船就有2000多艘,加上很多渔民家庭经营的 三无 小渔船,总数在1.2万艘左右。而且,每年还有大量山东、福建等地的 三无 渔船在休渔期内跨境非法捕...
东海海面上捕捞乱象的另一个罪魁祸首是 三无 渔船。张友松说,目前浙江省共有2万余艘有证的船,无证的船有1.2万艘,这个数字意味着东海粮仓的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