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蚯蚓如何利用环保理念实现致富?
曾经,村里的蔬菜秸秆堆满了沟渠,臭气熏天。如今,这些秸秆全部被用来喂养蚯蚓,蚯蚓粪又成了种菜的好肥料,真是一举多得。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小铁佛村党支部书记吴文波对蚯蚓产业赞不绝口。皇城镇是蔬菜大镇,年产量高达6亿多公斤,但每年产生的尾菜和秸秆也有近亿公斤。村民们表示,之前村边的沟渠里都是秸秆,如今全部转变成了蚯蚓养殖的原料。
河北生态支撑区的环保行动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生态支撑区”,近年来在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畜禽养殖业污染等,治理工作已在今年全面实施。
根据国家要求,到2020年,各地将逐步实现化肥、农药总量零增长,并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营盘村的绿色循环经济日期 | 收入 | 参与人数 | 效益 |
---|---|---|---|
2021年1月1日 | 约80元/天 | 3人 | 增加收入约4000元 |
营盘村党支部从生态环保发展理念出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复制立体种养模式,扩大基地规模,深入推进党建+农业+发展新模式。
南大韩村的蚯蚓堆肥基地去年,南大韩村与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签订协议,共建蚯蚓堆肥农村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小蚯蚓在村集体大棚中安家落户。
“在这里工作比较轻松,而且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在蚯蚓养殖示范基地里,村民徐雪香正在养殖大棚里进行虫土分离。
小蚯蚓引出大产业,海口甲子镇打造蚯蚓养殖“试验田”,帮助农户在“环保口”致富,有效地推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蚯蚓,这种曾被达尔文大加赞赏的动物,因具有通过自身肠道消耗畜禽粪便、促进土壤改良等特性,如今正在河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一试身手。
走进河北省深州市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上百亩土地上整齐排列着一垄垄的牛粪堆,里面便是正在分解牛粪、努力生长的蚯蚓。
蚯蚓粪的生态价值与应用蚯蚓粪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马立功表示,牛粪一般偏碱性、PH值为9.5,农户将牛粪发酵腐熟后用于农田,可去掉部分病菌,但PH值是不变的。但成为“蚯蚓粪”后,PH值为6.8到7.2之间、呈中性,并且微生物有益菌、微量元素等含量丰富,对土壤改良、农产品增产等有极大助益。
蚯蚓本身也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蚯蚓在中药上被称为“地龙”,其提取物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农村畜禽养殖场的环保挑战粪便随意堆放、味道刺鼻、污水横流,这是很多农村畜禽养殖场的普遍场景,不仅严重影响农村环境,而且对大气、地下水等造成一定污染。
经过蚯蚓肠道消化吸收后,牛粪成为“蚯蚓粪”,基本没有了臭味,让养殖户头疼的粪便问题也有了出路。
清镇市卫城镇东门村的致富法宝毛兴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天表示,我们第二期还有两个仓库已经清理好,铺好砖,就是利用他们的林下经济的方式来养殖蚯蚓,有农户来跟村委会合作,然后村委会来出蚯蚓种苗,还有牛的粪便,来给农户一个前期的投入发展,后期由村委……
刚才提到小蚯蚓如何利用环保理念实现致富?,下面来说说蚯蚓变宝:环保致富新路径。
小铁佛村从今年1月1日开始盈利,村集体平均每天收入80元左右,带动3名村民参与,每人增加收入约4000元。小蚯蚓不仅串起了绿色农业生态循环链,也铺就了村民的致富之路,打造了山清水秀的新农村。
深州市是畜禽养殖重点市,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巨大。马立功正在琢磨着如何扩大蚯蚓养殖规模,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他坚信,变废为宝、资源再生、环境友好,这就是蚯蚓养殖产业的特点,在当前中国环保治理的重要时期很有发展前景。
刘芳和她的合作伙伴通过几年的实践,已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养殖及产品开发利用技术。他们的小蚯蚓不仅解决了秸秆、粪便等垃圾处理问题,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每立方米蚯蚓粪的售价在千元以上,仅这一项就能给公司带来上亿元的产值;蚯蚓本身还能作为蛋白饲料用于养殖业,在医药领域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这种“造血式”帮扶,实现了生态环保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双赢。曹桂根脸上满是笑容,他谈到小蚯蚓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基地的大棚内,养殖工人丁含芝正在田间起蚯蚓。她负责10多亩地、共54垄蚯蚓的养殖。她铺上塑料布,用粪叉将降解完成的牛粪铲到塑料布上,一层层刮着牛粪,让蚯蚓钻出来。一般20天可以出一茬,一垄每茬可产蚯蚓200斤。
这个合作社目前养殖面积120多亩,一年可消化牛粪14000方,可生产蚯蚓粪有机肥5000吨。蚯蚓粪直接装就可卖到600元一吨,添加微量元素加工成专用肥可卖到1200元,目前主要用于蔬菜、林果等种植。
一排排轻微隆起的土堆,轻轻一翻,便可发现许多小蚯蚓环抱成团,由牛粪组成的养料间还附着一颗颗类似小珍珠的卵。这是清镇市卫城镇东门村的致富法宝——蚯蚓养殖。我们始终坚持‘输血不如造血’的理念,采取‘合作社+公司+养殖户’模式,引导基地向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以每斤8元的保底价回收蚯蚓,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村民通过蚯蚓养殖增收,多渠道拓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