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土池养殖越冬保种,如何确保鱼种安全越冬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是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俗称。作为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对象,罗非鱼以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成为了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类。只是,在冬季,如何确保罗非鱼土池养殖越冬保种,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项目 | 具体措施 |
---|---|
越冬池的准备 | 选择向阳背风、水质较好、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越冬池。 |
鱼种 | 选用秋苗专池培育而成的鱼种。 |
罗非鱼越冬池应建立在避风向阳背风,紧靠河边的低洼地带。挖成长4米~5米,宽1米~2米,深2米~3米的土池。河道的水可以通过土层空隙,渐渐渗透进土池里,保持池水清新,含氧量充足。
三、防治鱼病罗非鱼越冬期较长,要注意观察有无鱼病,一经发现要及时治疗。越冬期以水霉病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入池后和出池前。治疗可用0.1毫克~0.2毫克/升浓度的碱性绿或1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有疗效。如发生池塘缺氧,鱼类浮头,可多换新水。
四、采光与保温整个冬季,只要是晴天,在9时~15时把遮盖在保温棚的草帘掀掉,采光增温。雪天要及时扫除棚架上的积雪,以防压塌棚架。在池面上用竹子搭成向南倾斜的棚架,竹架上面覆盖二层塑料薄膜,像培育菜苗的大棚。刮西北风时,应在越冬池的西、北两面,用芦苇或草帘做成挡风墙。霜雪天气要在薄膜加盖草帘。如遇寒潮入侵气温降低,应在塑料棚内吊挂2只~4只100瓦~200瓦的电灯,以提高水温。
五、投喂与管理越冬期间可以少量投喂,一般在10天~15天左右投喂一次,投饵量为越冬鱼种重量的1%左右,但水温超过16℃时,每天可投喂1次,饲料有糖糟、菜子饼等。并视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使鱼吃饱吃好,以提高越冬成活率,减少损耗。
移养至越冬池后头10天,每天每干尾色投放花生苏1千克于土池内。罗非鱼越冬的放养量,根据鱼种的规格而定。这样罗非鱼就能安全越冬了。
整个越冬期间应派专人管理。同时要注意水温变化,注意水质的变化,注意鱼的动态。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罗非鱼土池养殖越冬保种,确保鱼种安全越冬。
冬季气温降低,保温和采光成为关键。在越冬池上方搭建棚架,覆盖双层塑料薄膜,确保池面与薄膜之间的高度在0.1米至0.8米,以利于保温。晴天时,在9时到15时期间掀开草帘进行采光。雪天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压塌棚架。
鱼种入池前,需将越冬池灌水浸泡3至5天,以消除污染物质。鱼种入池时间一般在11月上旬,水温16℃左右为宜。鱼种入池前,用4%的盐水浸泡3至5分钟进行消毒,预防传染病。鱼种密度每立方米控制在5千克至7.5千克。
通过科学合理的越冬管理,罗非鱼在冬季养殖的存活率可显著提高。因为技术的不断改进,未来罗非鱼的越冬养殖将更加高效,为我国水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