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营乡绿壳蛋鸡,一种稀有蛋鸡品种
近年来,在下营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上营村尕庄社的特色养殖带动下,全乡农民群众提高了对特色养殖的认识程度。成立了养殖协会、县兴农公司订单收购,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养殖的积极性。为了扩大特色养殖,乡党委、政府把绿壳蛋鸡养殖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
绿壳蛋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蛋鸡品种,以其产下的绿色蛋壳而得名。绿壳蛋鸡体型紧凑结实,动作敏捷,且具有较高的产蛋量,平均每只鸡一年可以产160到180个蛋,每个蛋的重量大约为40克。
品种 | 特点 |
---|---|
绿壳蛋鸡 | 绿色蛋壳,高产蛋量,肉质细嫩 |
乌鸡 | 黑色羽毛,营养价值高 |
科普视频:绿壳蛋鸡简介:是我国具有一定特色的鸡品种 导航会员登录看过看过上传视频上传客户端客户端立即体验PC客户端其他方式 登录手机扫一...
绿壳蛋鸡因产绿壳蛋而得名,其特征是所产蛋的外壳颜色呈绿色,是我国特有禽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特种资源保护项目"。比乌鸡还珍贵的鸡种。该鸡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喜食青草菜叶,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和普通家鸡没有区别。绿壳蛋鸡体形较小,结实紧凑,行动敏捷,匀称...
今年10月初,所有绿壳蛋鸡进入产蛋期后,按目前养殖加申请的在册养殖数,共21000只计算,每天产蛋要达13900多枚,每枚按1元计算,每天收入达13900元,每年按8个月产蛋期计算,年产蛋达3336000枚,收入达333.6万元,全乡户均总收入达到2700元。另外,鸡蛋销售代办人按每枚蛋给0.02元的代办费计算,收入达6.67万元。
给农民要来了政策、项目和资金,一户一户落实到位,不等于就给了他们一条生活之路、致富之路,更需要悉心培育出一个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引领他们踏入致富的门槛。
寻践这条新路需要过程,使其成为致富一方的产业,更需要政府的引领和悉心培育。
下营藏族乡位于乐都县的西南角,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偏远干旱的山沟,沟口是乐都的高店镇,沟脑是被誉为“南山积雪”的阿依赛迈大山,东面隔着一架山岭,是乐都的城台乡,西面也隔着一架山岭,是平安县的巴藏沟乡。因此,整个下营就像挂在鸡儿架上,如果不是通往沟口的高店镇在这里留了个出口,几乎是封闭的。
正因如此,经几届乡上领导的不懈努力,打通了两条路,一条是经塔春、茶龙通往平安县巴藏沟乡的路,一条是经坑坑、尕庄通往城台乡的路。两条路的延伸让下营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一些手艺人和男劳力纷纷走出了大山。那么,一些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弱病残,做些什么呢?惟一的办法,就是要让他们有事可做,最好因地制宜培育一种“你无我有、你劣我优”的产业,长上长期致富的翅膀。
下营乡是在2009年年底在上营村尕庄社实施这项整村推进项目的,当初,为了购进绿壳蛋,乡政府把1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汇到山东时,是担了很大风险的。当时每户修30平方米的鸡舍一座,供给绿壳蛋鸡75只,饲料200斤。由于供给时进入了冬天,加之农户的养殖技术不当,鸡舍内部条件简陋,导致部分鸡苗死亡。绿壳蛋鸡只有2000多只,每天产蛋不到400枚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乡政府筹资2000元作为绿壳蛋鸡疫病防疫费用,并指派专人为养殖户全程服务。杨哇么说,目前,全乡绿壳蛋鸡养殖大户7户,散养户230户,养殖规模扩大到13000只,并且达到了鸡苗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计划,到今年10月底,养殖规模要达到20000只。
在五黑一绿乌鸡品种的基础上,养殖场养殖的绿壳蛋鸡苗分为麻羽系和黑羽系。百科达人7.86万阅读投稿:梁圆圆绿壳蛋鸡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珍稀良种蛋鸡...
在卡金门村,我们走进了同样养殖规模的一家农户,主人是赵继兄,她算的账跟祝明家刚才算的如出一辙。像这样上规模的绿壳蛋鸡养殖户在下营乡有7户,百只养殖户和散养户230户,年收入达333多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按下营乡5121口人算,等于人均增收600多元。难怪,省委副书记王建军和海东地委书记于丛乐在下营乡调研时,说出了同样的看法:下营乡因地制宜规模养殖绿壳蛋鸡,为贫困山区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利益和显而易见的实惠是最大的驱动力。因为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临近农户养殖绿壳蛋鸡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乡政府加大了对绿壳蛋鸡养殖的补贴和跟踪服务。
夏日,在乡党委书记杨哇玛的陪同下,我们一行四人走进了下营藏族乡。在祝家村的一条狭窄的沟岔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樱桃树,这片200多亩、20000多株樱桃树大部分已经挂果,在暖阳里泛出毛茸茸的光,它的主人是祝明家。樱桃只是合理利用鸡粪和绿化、美化荒山的一项选择,当然也考虑到了经济效益,而真正突显经济效益的是,是他养殖的绿壳蛋鸡。在一片绿阴托举的高台上,一溜整齐的标准化鸡舍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祝明家心直口快算了一笔账,他养殖了1500只绿壳蛋鸡,一只鸡一年下200枚蛋,一枚蛋1.5元,一只成年绿壳蛋鸡出售价是150元。——这不是祝明家的信口开河和异想天开,是乐都县兴农公司实打实的收购价,而且有多少收购多少。那么,他的1500只绿壳蛋鸡的年收入,最保守也是好几万元。在鸡舍的旁边是一块刚刚平整好的空地,架子车车箱还粘着新鲜的泥巴,祝明家指了指备好的砖石料,说,他还要盖四间同样的鸡舍,争取在今年10月份将绿壳蛋鸡养殖到2000只。说话间,他的眉宇间流露出少有的踏实。
每只鸡苗农户自筹10元,政府补贴3元,每只鸡饲料补贴2元。鸡舍单位面积内养50只到200只补贴2000元,50只以下的每户补贴500元,养殖500只以上的按鸡舍投资规模进行扶持,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养殖绿壳蛋鸡的积极性。
下营乡绿壳蛋鸡经济,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富民工程
绿壳蛋鸡绿色、营养、环保,散养和圈养相结合,饲料一般都不使用添加剂,女人吃了养颜,男人吃了强体,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其实,绿壳蛋鸡按整村推进项目最早是在下营乡上营村尕庄社推开的。
为彻底解决绿壳蛋鸡品种退化和蛋鸡的老龄化问题,乡政府多方联系引进了一批种鸡,并将种鸡生产的鸡蛋作为种蛋,集中孵化6000多只供给农户饲养。
针对这一情况,乡政府筹措资金10万元在卡金门和坑坑等村购买孵化机10台,及时对孵化设备、孵化技术、鸡舍建设要求、鸡苗饲养等技术进行培训。
在绿壳蛋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中孵化、分批供给的基础上,乡政府又从湖北引进鸡苗6000多只,为适应下营地处半浅半脑的气候条件,引进的鸡苗在高店镇养鸡场代养20天,进行气候过渡,再供给农户,13000多只鸡苗健康成长,今年9月底进入产蛋期,将产生明显经济效益。
下营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新模式,建立适应市场、技术先进、服务灵活、运转高效、管理有效的养殖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和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统筹兼顾,统一规划,合理确定绿壳蛋鸡的推广,推进全乡特色养殖的发展,绿壳蛋鸡养殖已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贫困山区找到了一条农民增收的路子,必将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业,通过养殖绿壳蛋鸡,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有效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下营乡作为乐都县南山偏远山区,乡党委、政府一直在谋划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2010年县扶贫… 乐都县下营乡加快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通过养殖绿壳蛋鸡,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有效助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该品种经过5年4个世代的选育,体型外貌一致,纯度较高,其父系公鸡常用来和蛋用型母鸡杂交生产出高产的绿壳蛋鸡商品代母鸡,我国多数场家培育的绿...
下营乡绿壳蛋鸡最初在尕庄社小心翼翼的安家落户和带动下,充分利用半脑半浅的地域优势,养殖模式采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群体销售相结合的模式,向全乡10个村辐射,饲养方式采用林地放养与舍饲圈养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养殖的生态性、环保性、营养性,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致富之路,最终将产品运销到外地。
这条纵深20多公里的干旱山沟十分狭窄,除沟脑的南大山根分布着一些肥美的草坡,其余地方难见一块开阔地带,让两面的山夹得死死的,这是下营的现实。全乡10个行政村的1198户藏汉人家和5121口人就生活在这条沟里。其中纯藏族村3个,1587口人,占全乡人口的30%,尤其是西南面的塔春、茶龙二村,如果还在几年前或者更远一些,站在山梁上看一眼,立马会有一种与世隔绝、让人有点儿绝望的感觉。
下营乡的绿色养殖新篇章
经济效益显著,农户增收致富
养殖规模扩大,收入增加政府引导,产业链条完善
地理优势,产业振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助力
特色养殖,助力脱贫致富
绿壳蛋鸡,作为一种特色养殖项目,已经成为了下营乡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养殖绿壳蛋鸡,农民们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不仅为贫困山区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下营乡绿壳蛋鸡养殖的成功,充分展示了绿色养殖的巨大潜力。未来,下营乡将继续坚持绿色养殖的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养殖效益,推动产业升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下营乡还将积极拓展市场,扩大产品销路,让绿色养殖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