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蓝莓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重要蓝莓产区
研讨会上,省、市、区相关领导及陕西莓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蓝莓产销企业代表等现场观摩了西安九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康维等企业,共同见证了陕西蓝莓产业的蓬勃生机。
研究领域 | 研究内容 | 研究机构 |
---|---|---|
优质蓝莓品种筛选 | 针对陕西不同区域适宜种植的蓝莓品种进行筛选 | 云南曲靖教学科研单位 |
蓝莓组培快繁技术 | 研究快速繁殖蓝莓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 西安组培蓝莓研究所 |
大田科学栽培技术 | 研究蓝莓在大田环境下的科学栽培技术 | 陕西省秦巴山区蓝莓研究所 |
蓝莓深加工方向 | 研究蓝莓的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目前,陕西一些教学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了筛选适合陕西不同区域栽培的优质蓝莓品种、蓝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绿枝扦插/液体扦插技术、大田科学栽培技术及蓝莓深加工方向等一系列研究工作。认定陕西秦岭流域,尤其是秦岭北麓以及峪口内外地区,是难得的蓝莓适种区和优生区,值得大面积推广。
在陕西省果业局支持、省果业协会主办、西安组培蓝莓研究所协办的首届陕西省蓝莓产业发展论坛上,果业局副局长周智孝介绍了陕西蓝莓产业发展情况。加拿大蓝莓协会、农业部、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家对世界、中国和陕西的蓝莓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蓝莓产业具有保健性、稀缺性和高价值,是未来若干年内不会衰落的朝阳产业。
蓝莓种植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近年来,云南曲靖依托优良的自然条件和成熟的种植技术,已成为国产蓝莓重要的主产区。2025年全国两会、新春走基层、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陕西蓝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因为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在蓝莓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陕西省不断加强对蓝莓产业的规划和研究。本文旨在梳理陕西蓝莓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探讨如何制定科学规划以促进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莓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李会科介绍了陕西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定位及未来设想。他指出,目前陕西关中、陕南、陕北都有蓝莓种植,面积4000多亩,其中陕南种植面积3000亩,主要是因为陕南有适合种植蓝莓的酸性土壤地区。
记者日前从首届陕西省蓝莓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作为全国第一果业大省,陕西蓝莓产业异军突起,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多亩,仅一年时间就增长2000余亩,已成为发展高效产业和外向型农业的新亮点,并有望打破陕西现有果业格局。
20万亩;陕西的蓝莓种植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和关中户县,种植面积2000余亩。2013年9月,陕西省人大农工委主任何发理提出《关于在陕西发展蓝莓产业的建议》,认为陕西可将蓝莓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高效产业和外向型农业的新亮点来抓。
陕西省蓝莓产业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重要蓝莓产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蓝莓产业:陕西创新引领,蓝莓应用新趋势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陕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创新之力引领蓝莓产业迈向新的高度。省内外众多科研单位和企业纷纷投身蓝莓种植研究,从品种筛选到栽培技术,再到深加工方向,陕西蓝莓产业正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2020年,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我校和西安市鄠邑区农业农村局承办的陕西蓝莓产业现场观摩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陕西蓝莓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得益于各级政策扶持、早期的产业化生产,我国蓝莓各产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枸杞已成为不少保健食品、化妆品和休闲零食的重要成分,预见到蓝莓产业的巨大潜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