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蓟马为害严重,需了解其定义及防治方法
佛手瓜作为市场上的热门蔬菜,其品质和产量一直备受关注。只是,蓟马这种小型的害虫却给佛手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佛手瓜蓟马的定义及其防治方法。
佛手瓜蓟马,学名Thrips palmi Karny,隶属于缨翅目、蓟马科。它们以成虫和若虫的形态出现,专门吸取佛手瓜生长点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佛手瓜蓟马主要在秋季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当佛手瓜遭受蓟马侵害时,心叶不能正常展开甚至干枯无顶芽,嫩芽或嫩叶皱缩或卷曲,组织变硬而脆。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出现丛生现象。佛手瓜叶片上还会出现黄色失绿斑点,严重时会造成瓜类产量与品质下降。
为害症状 | 描述 |
---|---|
心叶干枯 | 蓟马吸取佛手瓜生长点汁液导致心叶不能正常展开 |
叶片皱缩 | 嫩芽或嫩叶受害后皱缩或卷曲 |
组织变硬 | 受害部位组织变硬而脆 |
斑点出现 | 佛手瓜叶片上出现黄色失绿斑点 |
为了有效防治佛手瓜蓟马,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物理防治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每10米左右挂一块蓝色板,略高于蔬菜10-30厘米,以减少成虫产卵为害。
通常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的药剂,都可以用于防治蓟马。可选择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等,对水均匀喷雾,5-7天用药一次,交替用药2-3次。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栽植,避开高峰期。覆盖地膜,可减少蓟马为害。清除瓜田附近的野生茄科植物,减少虫源。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佛手瓜蓟马的为害,保障佛手瓜的产量和品质。
完成对佛手瓜蓟马为害严重,需了解其定义及防治方法。的概述后,紧接着便是佛手瓜蓟马防治策略解析。
蓟马在广西一年发生17至18代,世代重叠,终年繁殖,为害严重。因此,根据当地虫情测报,加强田间虫情检查,当每株虫口有3至5头时即应喷药防治。
2、化学防治方法介绍
喷雾防治时,重点喷施植株的幼嫩组织如花、幼果、叶背、顶、嫩稍等。若未铺设地膜,要同时喷洒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为这些区域是蓟马若虫栖息地。
3、蓟马防治案例分析
在北柴、新城温室园区,近期连续发生蓟马危害现象,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防止害虫对佛手瓜造成严重危害,影响菜农收益,园区采取了以下防治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