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灯泡黑斑病,由真菌引起
这些真菌会在多肉植物的叶子或干茎上寄生并繁殖,引起叶片逐渐变黄、出现黑斑甚至腐烂。常见的多肉植物黑斑病例包括仙人掌、凤梨、多肉花卉等。真菌感染比较常见,一旦多肉植物感染了真菌,就会引起植物组织的腐烂,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症状 | 描述 |
---|---|
发病初期 | 叶片上产生水丝状病斑,后发展成近圆形黑褐色病斑,个别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周围有黄色或黄黑色晕圈。 |
发病后期 | 病斑上有许多黑褐色颗粒,叶表下陷。 |
加强田间管理在种植期间确保多肉灯泡生长最低温度在8℃以上,同时减少和控制病源。采取独垄种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水丝状病斑,后发展成近圆形黑褐色病斑,个别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周围有黄色或黄黑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上有许多黑褐色颗粒,叶表下陷。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借风雨及浇水传播,并可形成多次侵染。
在施足底肥前提下,增施0.1%磷酸二氢钾、0.1%代森锌等,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防止田块积水。在霜冻期间,采取薰烟法提高温度等进行综合防治。
植物之一,多肉灯泡因为其可爱呆萌的外形受到很多爱花人士的喜爱,但是有些花友也反映多肉灯泡叶片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黑斑点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情况是有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种苗消毒及土壤清理对新引进种苗必须消毒,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5至10分钟,晾干即可种植。对发病较严重病株,应将整株深埋,并对发病区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消毒。
事实上这是多肉非常常见的黑斑病,相对多肉的植物来源可能不常见,黑斑病往往发生在雨季。当空气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发生、不良的通风、密集种植等都会增加黑斑病的发生。
关于多肉灯泡黑斑病,由真菌引起,危害多肉植物叶片。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多肉灯泡黑斑病防治策略研究。
案例分享:李先生的多肉灯泡黑斑病治理。发病初期,李先生发现叶片上出现了水丝状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他采取了以下措施:对新引进的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株进行深埋处理,并增施磷酸二氢钾和代森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李先生的多肉灯泡黑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多肉灯泡黑斑病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种苗消毒、土壤清理、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等。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黑斑病的发生,确保多肉植物的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