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今年减产近两成,原因不明
今年,新疆这一我国最大的棉产区,棉花产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财政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多重因素。
因素 | 描述 |
---|---|
国际、国内期货低价位波动 | 2015年棉花目标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导致棉花种植比较效益普遍低于往年。 |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 | 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
南疆部分地区棉花亩补贴提高 | 针对性提高补贴,以缓解种植压力。 |
七月高温 | 日照持续时间长,造成棉花等级整体下降,棉花质量下降。 |
调减种植面积 | 受高温及调减种植面积的影响,新疆棉花产量减产20%左右。 |
面对这一情况,
加强市场分析,预判市场走势。
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抗高温、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
提高棉花种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棉花市场。
案例分析:喀什地区巴楚县棉花种植大户王映在2015年夏天,遭遇了连续高温天气,导致棉桃干裂,亩产量从去年的300公斤下降到200公斤左右。
通过对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今年七月以来持续近一个月的高温日照,造成棉花顶桃脱落,产量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新疆棉花的减产问题。
棉花质量下降,收购价格自然有所降低。2015年,全疆棉花平均收购价格约为5.4元/公斤,较上年下降约15%左右。
国家皮棉目标价格调低至19100元/吨,同时棉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棉花收购企业处于“慎收观望”状态。这无疑给棉花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棉花价位低迷预期,新疆调减棉花种植面积未必不是好事。但如何做到预判市场走势、减产少减收,这方面的功课还要下功夫。
新疆棉花减产对纺织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想走出困境,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棉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市场分析,拓展国际市场。
新疆棉花今年减产近两成,原因不明,影响纺织业。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新疆棉减产,纺织业面临挑战,寻求解决方案。。
自治区发改委价格成本监审局提出建议,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从而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同时,针对南疆部分地区,建议提高棉花亩补贴水平,以缓解农户的种植压力。
只是,七月的高温与日照时长对棉花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高温不仅导致棉花等级整体下降,还造成了棉花质量的下滑。
棉花减产两成,销售难题频现。今年,受七月高温及种植面积调减的影响,新疆棉花产量较去年减少约20%。这种减产现象在新疆地区尤为明显,许多农户面临“卖棉难”的问题。
如果您对棉花市场有更多兴趣,不妨关注农村创业网棉花频道,获取更多详细信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产区,2014年地方种植面积达2967万亩,棉花产量高达367.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9.7%。
在分析今年新疆棉花减产的原因时,我们发现,高温和种植面积调减是两大主要因素。此外,棉花蕾期化控过重,影响了株高和果枝,也是减产的原因之一。
在新疆,许多农民选择种植棉花,这是当地的主要生产活动。只是,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使得棉桃干裂,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面对棉花减产的现实,新疆地区农户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变化。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农户开始尝试调整种植策略,如选择耐高温、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以及优化灌溉和施肥方式。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农户应对减产带来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