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玉米种植,关注高温干旱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技术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至关重要。进入七月份,夏玉米生长进入关键时期,此时正值高温干旱天气,同时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如何在七月份种植玉米,并有效应对高温干旱及病虫害。
1. 水分管理
7月上中旬,夏玉米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此时高温热害容易导致干旱。因此,要重视水分管理,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7月下旬到8月上旬,玉米进入开花授粉期,如遇高温热害,应及时浇水,以降低气温,减轻热害。
2. 肥料施用
高温干旱条件下,玉米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减弱,因此要合理施肥。一般拔节肥以氮肥为主,孕穗肥以磷、钾肥为主。同时,要注意施肥时机和施肥量,避免肥料过量造成浪费。
二、病虫害防治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可导致玉米叶片发黄、干枯。防治方法:采用辛硫磷、40%毒死蜱、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玉米种植技术要点玉米种植的株距和行距一般为60cm×70cm,具体可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种植习惯进行调整。
2. 种植时间
各地玉米种植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春玉米在4-5月播种,夏玉米在6-7月播种。
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主要防治玉米螟和孢弯霉叶斑病。
四、案例分析措施 | 具体做法 |
---|---|
水分管理 | 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肥料施用 | 合理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 |
病虫害防治 | 采用辛硫磷、40%毒死蜱、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 |
通过以上措施,该示范户的玉米产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玉米根腐病:土壤中的隐形杀手玉米根腐病,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病害,却能在土壤中悄悄地侵蚀玉米的根系。它不仅让玉米植株变得矮小,叶片发黄,甚至可能导致幼苗死亡。这种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引起,主要表现为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严重阻碍根系生长。近年来,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愈发严重,一旦受害,主根坏死,次生根稀少,植株发黄不长。防治策略以预防为主,播种前可使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预防。
七月,对于玉米种植户可谓是喜忧参半。除草剂药害、虫害、病害、控旺等问题在七月尤为常见。以下五件大事,农民朋友们一定要抓紧防治,避免出现更大损失。
高温干旱:7月上中旬,夏玉米种植区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此时高温热害容易导致干旱,玉米长势慢,长势矮小,严重干旱的区域,玉米叶片发黄、干蔫。
斜纹夜蛾:高温、干旱年份,斜纹夜蛾常与玉米病虫害混发,具有假死性,在叶片上卷缩,让人误以为已经死亡。
玉米螟:常见药剂有辛硫磷、40%毒死蜱、甲维盐等,可和粘虫、玉米螟一块防治。
孢弯霉叶斑病:主要防治玉米螟和孢弯霉叶斑病,注意观察植株,一旦发现病斑,及时用药。
蓟马:蓟马具有趋嫩性,喜欢危害心叶,被蓟马危害过的玉米心叶常常不能展开,呈牛尾状。
科学施肥:玉米产量提升的关键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科学施肥至关重要。以亩产600公斤以上产量计算,总施肥量为:纯氮15-18公斤;纯磷9-11公斤;纯钾5-8公斤;锌肥1-2公斤。
夏玉米种植区域:7月份玉米处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此时若遇高温热害,会导致玉米长势矮小,叶片发黄、发蔫,根系不发达。
春玉米种植区域:7月份玉米处于抽雄期、开花期,虽然耐高温,但仍有适宜的生长温度,长时间超过适宜生长的最高温度,就会发生热害。
拔节肥:时期掌握在玉米6-7片展开叶,叶令指数30%左右,时间大体在玉米播种后25天左右。
孕穗肥:时期掌握在玉米12-13片展开叶,叶令指数65%左右,时间一般在播后45天左右。
注意浇好拔节水和孕穗水。
及时防治病虫害,如蓟马、粘虫、草地螟、二点委夜蛾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