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自繁自养猪场防疫,如何确保猪只健康

疫病类型 防疫措施 注意事项
猪瘟 引进祖代种猪10-15天后进行PR免疫,每年春秋各1次。 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
蓝耳病 根据猪场情况,注射灭活苗或弱毒苗。 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病情。
伪狂犬 祖代种猪引进后,每年春秋各1次免疫。 注意仔猪早期免疫。
口蹄疫 立冬后普遍免疫,仔猪转群后在新场免疫。 关注血清型,选择合适疫苗。

自繁自养猪场防疫,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只抵抗力。

自繁自养猪场防疫,如何确保猪只健康
猪瘟防疫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只健康和养殖效益造成严重影响。猪瘟防疫措施如下:

引进祖代种猪10-15天后进行伪狂犬病的免疫。

每种疫苗注射的间隔时间以7-14天为宜。

在流行疫病区,仔猪产下后3天内通过滴鼻免疫,断奶后 进行PR免疫。

新引进种猪PR免疫,前2年每年春秋各1次,以后每年1次,春秋择其一,直至淘汰。

根据猪场情况,注射灭活苗或弱毒苗。

仔猪抵抗力弱,注射灭活苗。

成年猪抵抗力强,注射弱毒苗。

感染区未发病的,成年猪注射灭活苗,仔猪注射弱毒苗。

育肥猪转群后1-2个月再做1次灭活苗。

祖代种猪引进后,每年春秋各1次免疫。

注意仔猪早期免疫。

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

立冬后普遍免疫,仔猪转群后在新场免疫。

关注血清型,选择合适疫苗。

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

已经阐述了自繁自养猪场防疫,如何确保猪只健康,降低疫病风险?,现在进入猪场防疫攻略:健康猪只,风险可控的主题。

自2005年起,全球范围内的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这场疫情不仅影响了猪只健康,还波及到全球经济。在PRRS免疫方面,我们猪场采取的策略是:针对无病区、隐性感染区和感染区,分别采用不同的疫苗和免疫方法。无病区猪只统一注射灭活苗,可疑区域仔猪抵抗力弱,注射灭活苗;成年猪抵抗力强,注射弱毒苗;感染区未发病的,成年猪注射灭活苗,仔猪注射弱毒苗。育肥猪转群后1-2个月再做1次灭活苗。这种做法旨在降低弱毒苗带来的潜在风险,确保猪只健康。

自繁自养猪场防疫,如何确保猪只健康

猪瘟是养猪业的一大威胁,我们猪场在猪瘟防控上采取精准免疫策略。祖代种猪引进后10-15天内进行首次伪狂犬病免疫,每种疫苗注射间隔以7-14天为宜。流行疫病区,仔猪产下后3天内就要通过滴鼻免疫,断奶后 进行PR免疫。新引进种猪PR免疫,前2年每年春秋各1次,以后每年1次。非PR流行区域,仔猪在2月龄时即可进行PR免疫,然后顺利转入种群或育肥出售。这种策略有助于确保猪只健康,降低疫情风险。

综合防疫:确保猪只健康

综合防疫措施是确保猪只健康和降低疫情风险的重要策略。我们猪场坚持自繁自养,有效防止外购猪只带入疫病。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只的抵抗力,也是关键。例如,猪瘟疫苗选择脾淋苗,春秋防疫时使用细胞苗。对于久病不愈的猪只,进行个体治疗,如颈部肌肉注射百炎清和恩诺沙星注射液。这些措施有助于猪只健康,降低疫情风险。

蓝耳病防控:区域化免疫策略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为主

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猪场常见的疫病。我们猪场采取疫苗免疫为主,结合其他防疫措施的策略。平时种猪注射K88、K99系列疫苗,外界有疫情时,仔猪、架子猪针对性注射TGE、PED疫苗。这种策略有助于降低TGE和PED的发病率,保护猪只健康。

猪细小病毒病等疫病:适时免疫

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萎缩性鼻炎、圆环病毒病II型等疫病,我们猪场在适当时候进行免疫,每年免疫1次。PCV-2引起的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炎综合征及皮肤病等,非紧急时刻仔猪、育肥猪不做,平时加强消毒。

自繁自养:稳定猪场生产

自繁自养是猪场稳定生产的关键。我们猪场通过自繁自养,保证了猪场的稳定生产。同时,自己知晓品种优劣,可以适时调整猪群结构,制定出栏体重计划。养母猪有利于长远发展,无论是扩群还是保持猪群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