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脐疝:猪只腹部出现异常膨出
在繁忙的养殖场中,猪只的脐疝问题时常困扰着养殖户。这种病症不仅影响猪只的健康,还可能阻碍其正常生长,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猪场脐疝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般脐疝初期形成时,疝孔较小,但因为仔猪采食量增加,腹内压增大,疝孔逐渐变大。如不及时治疗,会继发肠粘连甚至肠坏死,严重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成因 | 危害 |
---|---|
腹内压增大 | 肠粘连、肠坏死 |
不及时治疗 | 影响生长、发育,造成经济损失 |
先将仔猪仰卧保定,充分暴露术部,用肥皂水清洗术部,剃毛。
用5%的碘酒由内向外涂抹消毒,然后用75%的酒精由外向内进行脱碘消毒。
最后用普鲁卡因分三点对术部进行封闭麻醉。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小心地切开皮肤,用手术刀钝性撕破腹膜,注意一定不要损伤肠壁。
将脱出的肠管用双氧水清洗,将其还纳至腹腔。
脐孔肌肉开口处用较粗丝线做结节缝合,然后在手术部位撒上磺胺粉或青霉素粉。
最后皮肤层做结节缝合。
对于日龄较小的、发生可复性脐疝,且处于发病早期的仔猪,保守疗法是一个简单易行的选择。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将仔猪头低尾高仰卧保定,用手对脐疝环施以压力,使肠管还纳至腹腔。
再用生理盐水瓶上的硬质塑料盖覆压在脐疝环部,用力压住固定,确保肠管在腹腔内。
用长35-45厘米、宽4厘米的白色医用胶带经腹部脐疝处绕至背侧,缠绕一周,固定瓶盖。
使疝环部发生纤维化并使疝孔封堵愈合。
胶带固定期间,注意观察瓶盖是否发生移位,1周左右即可拆下,观察是否恢复正常。
预防脐疝,从饲养管理做起对于后天因初生仔猪过量采食、便秘、剧烈奔跑、跳跃、相互打斗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脐疝,我们应该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尽可能的消除这些使仔猪腹内压过大的因素。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猪场脐疝,保障猪只的健康与生长,助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场脐疝:猪只腹部出现异常膨出,影响健康与生长。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猪场脐疝解决方案探析。
手术疗法是治疗脐疝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先将仔猪仰卧保定,充分暴露术部,进行术部清洗、剃毛和消毒。接着,用普鲁卡因进行封闭麻醉,注射安络血预防出血。在无菌操作下,切开皮肤,小心撕破腹膜,剥离粘连的肠管,将其还纳腹腔。最后,进行缝合并撒上消炎药物。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广,治愈率较高,但操作复杂,专业技术要求高。
保守疗法:简便易行 预防措施:从源头杜绝预防脐疝的发生,关键在于从源头杜绝使仔猪腹内压过大的因素。例如,避免初生仔猪过量采食,注意饲养管理,防止便秘、剧烈运动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脐疝的发生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针对猪场脐疝问题,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复杂病例,应考虑手术疗法;而对于简单病例,保守疗法更易操作。此外,加强饲养管理,从源头预防,才能确保猪只健康成长,降低脐疝的发生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