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肉鸡,需掌握饲料搭配、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三大技巧
肉鸡养殖,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只是,要想在肉鸡养殖领域脱颖而出,掌握饲料搭配、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三大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饲料是肉鸡生长的基础,合理的饲料搭配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饲料成分 | 作用 | 建议比例 |
---|---|---|
粗蛋白质 | 提供能量和必需氨基酸 | 21%-23% |
代谢能 | 提供能量 | 3100-3200大卡/千克 |
维生素和矿物质 | 维持生理功能 | 适量添加 |
饲养管理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多餐喂料:育雏期5-6次/日,以后4-5次/日。
羊肉鸡养殖:7日龄前使用干底饲料盘饲喂,勤添少加。
密度合理:每平方米14-18羽,具体根据品种和体重而定。
公母分群:有条件进行雌雄鉴别的可从育雏开始分群饲养。
新鲜空气:定时通风透气,保持栏内空气新鲜。
三、疾病预防
选择健康雏鸡:体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
科学饲养管理:保证鸡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提供良好环境。
疾病防治:定期疫苗接种,及时隔离诊断、对症治疗。
防害灭鼠:杜绝鼠、蛇、黄鼠狼等危害。
案例分析某养殖户在2019年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定期体重测量、疾病预防与控制等策略,其肉鸡生长速度和产量均得到显著提升。具体数据如下:
指标 | 2018年 | 2019年 |
---|---|---|
出栏体重 | 1.8千克 | 2.2千克 |
成活率 | 90% | 95% |
饲料转化率 | 2.5 | 2.3 |
②合理分餐。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每日喂料次数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在育雏期,建议每日喂料5至6次,包括夜间的一次。因为鸡只的成长,喂料次数可减少至4至5次,夜间同样安排一次。每次喂料都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确保饲料的新鲜和清洁饮水充足。
③羊肉鸡养殖技巧。在雏鸡舍管理中,7日龄前的雏鸡应使用干底饲料盘进行饲喂,注意勤添少加。选择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体型大、产肉性能好的品种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品种有罗曼肉鸡、艾维茵肉鸡等。
①优质饲料。饲料应具备全面营养、适口性好、新鲜无霉、易于消化等特点。理想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应在21%-23%,代谢能应在3100-3200大卡/千克。
③适宜光照。雏鸡出壳后3日内,光照时间应保持23-24小时,之后逐渐减少至14-12小时。光照强度以暗淡为宜,第一周龄使用10.76勒克斯,从第二周龄起改为5勒克斯。
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料、饮水、粪便等情况。发现病鸡及时隔离诊断、对症治疗,同时对鸡群投药预防;四是防害灭鼠,杜绝鼠、蛇、黄鼠狼等危害。三、促生长。加快肉鸡的生长速度,必须抓好:①优质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新鲜无霉,容易消化,含粗蛋白质;添加达龙速肥美,从小使用抗病促生长,养鸡少发病,鸡长得快。
⑤公母分群。有条件进行雌雄鉴别的,从育雏开始公母分群饲养。若无法鉴别,可在能识别时分开饲养;⑥新鲜空气。定时通风透气,保持栏内空气新鲜。
一是选择健康雏鸡,其体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带病少,易于饲养;二是科学饲养管理,以保证鸡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三是疾病防治,雏鸡进栏前一周对栏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及时接种疫苗,定期投放防治药物,定期消毒,坚持巡栏观察。
行情我们无法控制,养好鸡才是关键。肉鸡中后期饲养管理要点,特别是饲料搭配,至关重要。高能饲料是中后期饲喂肉鸡的必备,品质要有保证,加工成颗粒形状。
在肉鸡生产中,出栏体重和成活率是衡量饲养效果的主要指标。如何加快肉鸡增重和提高全期成活率是养好肉鸡的关键。当前肉鸡饲养户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选养健康雏鸡,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雏鸡舍管理至关重要。选择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的品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4-18羽,根据品种和体重进行调整。
养鸡并非深奥之事,只要了解鸡的习性,掌握饲养技术,精心管理,不断学习就能逐步提高饲养成绩。鸡舍内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需通过通风透气来降低。
肉鸡饲养要注重成本控制,如采用投资较小的塑料暖棚养殖。合理使用水、电、药物,注意设备维修,降低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助你养好肉鸡,增收致富。这些实践案例和策略,为肉鸡养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