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鲤鱼深度开发面临品牌化困境,需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年产量达到12万吨的黄河鲤鱼,在河南郑州这片土地上,已成为水产养殖的佼佼者。只是,提及黄河鲤鱼未来发展,关键在于规范化、标准化养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显然难以胜任,需要大企业、集团引领。
政府可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建设标准统一的基础设施,引导大型企业走品牌化道路。
黄河鲤鱼养殖现状与品牌化困境在黄河浮桥附近的滩涂上,棋盘般分布着众多大小一致、长方形的鱼塘。这里是郑州黄河善水湾水产养殖者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之一,养殖的品种,是居于四大淡水名鱼之首、被誉为河南和郑州“舌尖名片”的黄河鲤鱼。
只是,黄河鲤养殖者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只关注黄河鲤的新鲜度、外观等情况,基本没有较高的品牌需求。
养殖面积 | 年产量 | 品牌知名度 |
---|---|---|
10万亩 | 12万吨 | 低 |
面对如此庞大的产量,黄河鲤鱼品牌却鲜为人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竞争力。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胡亚东认为,郑州黄河鲤鱼产业发展要依靠培育现代渔业集聚区,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
同时,还应更加充分地研究和创新黄河鲤鱼的深加工方法,提升其附加价值,成为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品牌建设案例分析与策略建议分析这些成功案例,可以出有效的品牌建设经验和策略,为其他农产品品牌化提供借鉴。
1. 持续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是确保品牌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
2. 创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应用,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于产品开发中。
3. 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便捷等需求。
郑州黄河鲤鱼作为河南郑州水产主导品种,2012年5月2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实施登记保护。黄元林介绍,根据规划,今后3年,我市将建设荥阳市、惠济区和中牟县现代渔业集聚区,加大黄河滩区开发力度,发展项目集群,扩大基地规模,每个集聚区的总规模达到1万亩以上。到2015年,全市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7万亩,产量达到17万吨;其中黄河鲤鱼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