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黄鱼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黄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

Word黄鱼养殖日常管理技术一投饵管理

黄鱼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黄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

投饵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饲料的品种、品质、投饵量、投饵次数及投饵时间等都影响着大黄鱼的生活和生长。依据我们几年的养殖阅历,池塘养殖大黄鱼要做到先精后粗,详细是,1,前期,要投足精饲料,由于鱼种经过越冬

大黄鱼刺少肉多,不但鲜美,蛋白质还多,是很好的鱼产品,黄鱼的销售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养殖黄鱼也是有很大的养殖前景,那么现在就因为来看看大黄鱼的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选择海水围塘,面积3,6公顷

日投饵量前期为鱼体重的7%~8%,中后期为鱼体重的3%~5%。投饵要“四定”,并根据残饵量、天气、水温、水质以及鱼的活动情况等适当调整投饵量。定期在饵料中添加多维、黄芪多糖、三黄粉等药物,预防病害发生。

项目 描述
养殖技术 采用海水围塘,面积3,6公顷
投饵量 前期为鱼体重的7%~8%,中后期为鱼体重的3%~5%
投饵原则 四定

1T/SCFA XXXXXXXX 洞头生态大黄鱼大型围栏式养殖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洞头生态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大型围栏式养殖的环境条件、围栏设置与安

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定。鱼种先放入养殖池内设置的网箱中,并用二氧化氯溶液浸洗消毒5~10分钟。养殖池与暂养池的池水盐度均为2‰。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大黄鱼的生长,调节好水质,能促进鱼类正常生长,有效防止疾病发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从福建购进体长2~3厘米的鱼苗放入暂养池,自行标粗,并按上述方法进行食性驯化、淡化处理。4月2日清晨日出后,选取个体均匀、无病无伤、无残无畸、活动能力强、体长6厘米的鱼种7.2万尾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1.2万尾/亩。

注意检查进水口的过滤网和排水口的防逃网是否破损,若有破损,及时修补,防止野杂鱼入池或大黄鱼外逃。每隔15天测定鱼的体长、体重。每天测水体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水温、透明度等,并做好池塘养殖日志。根据鱼的生长情况与水质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要投足饲料,使其快速生长,为大黄鱼当年达到商品规格打下基础。为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在养殖中使用了饲料干鲜搭配的方法,比较好地处理了上述问题。

本次养殖全程选用的是通威牌海水鱼配合饲料。每天6时、18时各投喂1次,投饵前先发一固定信号。饵料投喂时可听到大黄鱼“咕咕”的叫声,当声音从小到大时,表明鱼已进入食场并达旺食,鱼吃饱后声音逐渐消失。

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大黄鱼的活动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观察饵料台上的饵料是否吃完,根据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适时开启增氧机,以防缺氧浮头情况发生。

大黄鱼的池塘养殖比网箱养殖成本低、易管理,而且池塘养殖的大黄鱼体色更接近于自然的大黄鱼。开展池塘养殖大黄鱼有以下几个要点。池塘要求进排水便利,最好每天可

本次养殖全程贯彻“防重于治”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在养殖期间定期对食场进行消毒,鱼病多发季节做好药物预防与水质调节等措施,养殖过程没有发生重大的病害。

由于现在*生大黄鱼数量减少,已经发展人工养殖,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大黄鱼养殖技术。.放苗时间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水温适宜鱼苗生长时,鱼苗放流...

讲完黄鱼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黄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让我们转向黄鱼养殖难题解决方案。

精准投饵,助力黄鱼健康成长
黄鱼养殖管理技术,关注黄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基础知识和背景

在养殖初期,水温低于28℃时,大黄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需要投足饲料。我们采用饲料干鲜搭配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这种方式,大黄鱼能够快速生长,为达到商品规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质池塘,创造良好养殖环境

选择合适的池塘是黄鱼养殖的基础。我们选择了海水围塘,面积在3.6公顷左右。池塘的条件应满足进排水便利,每天可进行水交换,以保证水质新鲜。

科学管理,确保水质稳定 饲料选择,保障营养需求 本地化案例,展示养殖成果

养殖地点:洞头生态大黄鱼养殖基地

养殖时间: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

放养鱼种:体长2~3厘米的鱼苗

放养密度:1.2万尾/亩

养殖成果:大黄鱼成活率达到90%,平均体重达到500克以上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黄鱼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