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海鳗养殖技术,探讨海鳗养殖方法与效益

一、海鳗养殖水质要求

海鳗在溶氧量为5~10毫克/升,PH值7.2~9,透明度20厘米左右的水质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如水色变为暗褐色、黄褐色或乳白透明色,说明水质已变坏,此时应排出部分旧水,注入新水。如发现海鳗集中在水面并围绕池塘边转,说明水中的溶氧量不足,此时应启动增氧机增氧。

海鳗养殖技术,探讨海鳗养殖方法与效益
二、海鳗的选择与运输

进排水闸门口内均需插平板网,防止海鳗逃逸。池塘海鳗养殖技术二、海鳗的选择与运输保持环境黑暗,减少海鳗的活动。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操作要...

三、池塘设置与消毒

池塘设置与消毒要求与养殖鳗苗的池塘基本相同,只是池塘的面积需在1~2.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

四、饲料投喂

在池塘各边放置数个饲料台,把人工配合饲料放在饲料台上让海鳗摄食,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2%~3%。为避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投喂量一般以投喂后15~25分钟能吃完为宜。

养殖海鳗的饵料一般选用新鲜小带鱼、蓝圆鲹、青鲇鱼等,在新鲜饵料紧张时,也可选用冷冻或晒干的小杂鱼虾,投喂前将饵料冲洗干净。冷冻的饵料要解冻,晒干的饵料要用水充分浸泡后再投喂。个体大的饵料要切成块投喂,饵料应投在饵料台上,便于清理残饵。每天投饵2次,报饵量一般约占鱼体重的5%一15%,具体还要根据饵料台上的残饵量、天气情况、鳗鱼的摄食情况及饵料的质量等来作适当调整。8—10月份是海鳗快速增长时期,为了海鳗越冬打好基础,这一阶段的日投饵量应占总体重的10%—15%;11—12月份,水温逐渐下降,海鳗的摄食量也逐渐减少,此时日投饵量应控制在5%...

近几年,海鳗养殖在浙江沿海一带迅速发展,已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轮捕轮放是鳗鱼养殖的增产技术,主要在于符合鳗的生长规律。养殖海鳗的池塘一般选用10-20亩左右为宜,进排水方便,换水条件要好,池塘平均水位在1.2m以上,塘坝要求坚实、牢固、没有洞穴。

一般每亩池塘可放养50克的海鳗7000尾左右,另外可适当搭养少量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鲢、鳙、鲤、鲫等。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保持水质清新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鳗鱼池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海鳗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技术,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和。同时,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益。

项目 内容
养殖池塘 面积1~2.5亩,水深1米左右,塘坝坚实、牢固、无洞穴。
饲料投喂 新鲜小带鱼、蓝圆鲹、青鲇鱼等,日投饵量2%~3%,根据饵料台上的残饵量、天气情况、鳗鱼的摄食情况及饵料的质量等来作适当调整。
水质管理 溶氧量为5~10毫克/升,PH值7.2~9,透明度20厘米左右,定期更换新水。

解释完海鳗养殖技术,探讨海鳗养殖方法与效益。,现在来解读海鳗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海鳗养殖技术,探讨海鳗养殖方法与效益

池塘面积保持在1~2.5亩,水深约1米。设置饲料台,日投饵量根据鱼体重调整。饵料选择新鲜小鱼虾,确保新鲜度。冷冻或晒干饵料需预处理。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投喂量,8-10月为增长期,日投饵量占总体重的10%-15%。

池塘需定期消毒,防止病害发生。适时分疏,保证海鳗规格整齐。轮捕轮放,提高池塘单位面积生产效益。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投喂量。记录养殖数据,为后续养殖提供参考。

养殖效益分析

海鳗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以福建莆田为例,近年来海鳗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户收益颇丰。成本包括建池、苗种、饵料等,但与收益相比,成本相对较低。

福建莆田的海鳗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以某养殖场为例,该场采用先进养殖技术,注重水质管理和饵料选择,产量和品质均达到较高水平。该养殖场年产量达数十万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展望

因为人们对海鳗需求的不断增加,海鳗养殖市场前景广阔。未来,海鳗养殖行业将朝着规模化、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养殖户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养殖水平,以适应市场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