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贵州淡水小龙虾丰收,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的贵州,一片繁忙景象。在三元乡,胜发村的乡间公路上,满载活蹦乱跳的小龙虾的大货车络绎不绝,这景象如同脱缰的野马般活力四溢。

贵州淡水小龙虾丰收,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胜发村村委的明智决策。在三元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部书记罗鹍充分考虑到胜发村的水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捷等发展优势,经实地调研,大胆地选择了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瞧,这小龙虾养殖,正是胜发村崛起的希望所在。

“这次的养殖基地,是由南方电网公司贵州凯里供电局投入扶贫资金25万元,由红光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实施的。”罗鹍书记自豪地说。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拓宽致富路。除了小龙虾养殖,胜发村还发展了养蜂基地和灵芝基地,这些产业都将有力助推农民脱贫致富。

该项目由玉屏县扶贫办和农牧科技局组织实施,实施点位于田坪镇新华村,实施面积200亩,于今年6月中旬投苗养殖。

项目 实施单位 实施面积 投放虾苗
澳洲龙虾扶贫养殖示范项目 玉屏县扶贫办、农牧科技局 200亩 40万只

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党支部书记罗延表示,下一步,岩孔村将在巩固小龙虾养殖的基础上,探索淡水养鱼产业,以及引进公司进行管护,确保小龙虾养殖取得稳固收益。

莫兴书,曾是外务工人员,三年前,他偶然与小龙虾结缘。一番考察学习后,他利用自家6亩田地养起了小龙虾。两年小试牛刀,他从龙虾养殖中尝到了甜头,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他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推进了玉屏县“一村一品”的特色渔业养殖新格局。为全县养殖澳洲龙虾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加快玉屏县特种水产养殖业发展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贵州赤水市大同、官渡、宝源等乡镇,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采取“家庭农场+支部+农户”模式,推广“小龙虾+水稻”“小龙虾+藕”生态养殖,让小龙虾养殖成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

10月23日,由玉屏县扶贫办、纪委、财政局、农牧科技局一行12人组成的验收小组,对玉屏县新华村2015年澳洲龙虾扶贫养殖示范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通过现场随机捕捞称重测产,经过近4个月的饲养,最大个体达155克以上,最小个体40克,平均重量为87.5克,成活率达到70%,共计产量4.9万斤。按当前市场价格45元/斤计,产值可达到220余万元,亩均产值达到1.1万元。

通过大力推广小龙虾养殖产业,岩孔村逐步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助力脱贫攻坚和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岩孔村将继续扩大小龙虾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化养殖,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眼下是小龙虾起捕时节,位于贵州省沿河自治县黑水镇龙堡社区的执着养殖场正在起捕小龙虾,个大、肉多的小龙虾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购买。当地农民在开展春种的同时,将小龙虾投放到稻田里养殖。

红光村是凯里供电局定点帮扶村,该局派驻李根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李根介绍,红光村小龙虾养殖是按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进行。

完成了对贵州淡水小龙虾丰收,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讨论,再来看贵州小龙虾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贵州大地,一场关于小龙虾的养殖热潮正在悄然兴起,它不仅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更是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劲动力。让我们走进毕节市大方县三元乡胜发村,一探究竟。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养殖之路
贵州淡水小龙虾丰收,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党建引领,共谋发展新篇章 科学养殖,提升效益 生态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 扶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在贵州,小龙虾养殖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未来,贵州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小龙虾产业健康发展,让更多农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共创美好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