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福建宁德市计划打造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

宁德市市长张永宁强调,发展国鱼计划是宁德市壮大海洋经济的关键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宁德市正重点推进八个一工程,包括制定产业规划、建设产业园区等。

福建宁德市计划打造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

宁德市明确了现代渔业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增幅超30%,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8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年增幅超20%,2017年水产品总产量8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700亿元,确保全市海洋渔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

近期,农发行宁德分行获批城乡一体化贷款15.4亿元,首笔贷款1000万元已用于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项目建设。该产业园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级重点建设项目,旨在打造闽东千亿海洋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规划范围东至疏港铁路,南临梅田路,西至飞鸾溪,北至海域。建成后将形成“百亿产业链”的海洋经济综合性园区,推动闽东地区水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蕉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绍曦表示,蕉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生态资源,将借助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项目,进一步加快渔港建设,带动渔区、渔村发展。

我市将加大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投入,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各项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现代渔业建设,并逐年增加投入。其中,市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500万元用于现代渔业重点项目贴息,一般性预算中安排500万元用于现代渔业研发、试验、示范推广。

据悉,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项目建设分为北侧工业区域与南侧商住区域。项目一期总投资约6.93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6月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

根据扶持措施,我市将加快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园区、蕉城区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在蕉城区、霞浦县、福鼎市规划建设大黄鱼、海带、紫菜、鲍鱼、海参等水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和一批冷链物流企业。

依托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飞鸾镇将以蕉城三都澳大黄鱼特色小镇列入福建省特色小镇为契机,以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为抓手,用好政策扶持,推动产业升级。

近日,宁德市政府作出批复,原则同意蕉城区报送的《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中的修编论证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规划成果。规划定位为“海西级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大黄鱼加工基地”。

为扶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市政府出台了《宁德市扶持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六条措施》,提出从发展健康生态养殖、发展远洋渔业、加快水产品园区及市场建设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蕉城区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2014年内要动工建设,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到2015年和2017年分别完成一期和二期各3000亩的园区建设,并实现100亿和300亿产值。

与此同时,我市将重点培育壮大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带、霞浦海参、福鼎紫菜、桐江鲈鱼等区域公共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市水产行业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达到6件、7件以上,2017年分别达到10件、9件以上。到2017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海洋渔业龙头企业达6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海洋渔业龙头企业50家以上。

我市将加大远洋渔业扶持力度,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扶持措施中明确提出,所在县(市、区)要对远洋捕捞渔船和渔工保险保费按规定比例给予补助,全力推动已获批的14艘远洋渔船建设任务,每建成一艘远洋渔船所在县(市、区)政府予以补贴20万元。

发展健康生态养殖是我市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一大方向。市政府将调整优化养殖布局,规范湾内养殖,加快湾外增养殖品种与模式研究,推进湾外深水大网箱养殖和陆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鼓励发展湾外“海洋牧场”。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 总投资 预计竣工时间
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 蕉城区 约6.93亿元 2022年6月
福建宁德市计划打造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

我市将加快渔港建设,以渔港建设为龙头,带动渔区、渔村发展,各县(市、区)加大渔港建设资金配套力度,力争到2017年全市建成中心渔港2个,一级渔港6个,二级渔港44个,三级渔港73个。

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项目是省国资公司首个全面践行园区+平台+实业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地,拟开发建设水产品交易平台、大型冷链物流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