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竹荪种植,了解适宜时间和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一、竹荪的价值与市场需求

竹荪,被誉为“菌中皇后”,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近年来,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竹荪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因此,掌握竹荪的种植技术,对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农民朋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竹荪种植,了解适宜时间和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竹荪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这个时间段温度适宜,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繁殖。过早或过晚种植,都会影响竹荪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法 特点
压块栽培 出菇早而集中,栽培周期短
直播床栽 出菇面积大,菇房利用率高
室内箱栽 操作简单,便于管理
室外床畦栽培 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种植
1. 压块栽培

将培养好的竹荪栽培种从瓶或袋中挖出,压制成菌块,进行覆土栽培。此方法出菇早而集中,栽培周期短。

用废木箱作栽培容器,铺上腐殖质土和竹段、木段等代料,接入竹荪栽培种。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管理。

竹荪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2. 温度管理

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70~75%;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可每天喷水3~4次;每天开窗通气1~2次,每次30分钟。

竹荪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氮、磷、钾肥料。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学肥料。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 病虫害防治

竹荪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应及时观察、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竹荪的正常生长。

竹荪种植,掌握黄金时间和种植技巧至关重要。只要掌握了竹荪的种植技术,相信大家都能成功种植出优质、高产的竹荪,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竹荪种植技术看似简单,实则精妙。竹荪,被誉为“山珍”,因其独特的长裙状网状体而闻名。它不仅具有降血压、减肥、防治糖尿病及抗癌抗炎症的功效,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竹荪种植,了解适宜时间和种植技术至关重要

竹荪的管理技术,尤其是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控制在20℃-24℃左右,最低不宜低于15℃。此外,还有菌种压块栽培方法、塑料袋直接栽培法等多种方式。

3、室外床畦栽培需注意。严防人、畜践踏,发菌过程中避免挖开检查,以免破坏菌丝。

2、直播床栽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方法。将处理后的竹料等直接铺于菇床上,播种覆土,出菇面积大,菇房利用率高,但周期较压块栽培长。

竹荪营养价值丰富。每100克鲜竹荪中含有粗蛋白20.2%,粗脂肪2.6%,粗纤维8.8%,碳水化合物6.2%,粗灰分8.21%,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长裙竹荪中的谷氨酸含量高达1.76%,是竹荪味道鲜美的主要原因。竹荪脆嫩爽口、香甜鲜美,被誉为“菌中皇后”,在各大菜系中都有其身影。

竹荪种植并非易事,细节决定成败,专业知识和全面技术学习至关重要。

竹荪的主要价值在于其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未来种植前景广阔。

竹荪是著名的菌类食材,味道清香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可美容养颜、抗癌防癌、降血压血脂、增强体抗力等功效。

农化头条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珍稀食用菌,素有“菌中皇后”的美誉。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4~5个月菌丝可长满培养料。

选择背风阴凉场地,挖深10~15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床畦。畦底留10厘米松土,先铺一层竹片或段木,播菌种,撒干竹叶,上部覆盖肥土。若遮荫条件差,应在床畦上搭荫棚。经常洒水保持表土湿润。从接种到采收需10-12个月。

4、及时补土。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