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长于林下、沟边、湿地等处
项目 | 内容 |
---|---|
整地施肥 | 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前茬为豆科和禾本科作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种植,深耕做畦,亩施腐熟农家细肥或土杂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 |
半夏功效与作用 | 半夏是一种中草药,也被称为“大黄半夏”,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拥有许多独特的功效与作用。 |
温度规定 | 半夏于8~10℃的萌芽生长发育,20~25℃为适宜生长发育温度,30℃之上生长发育迟缓,超出35℃时地面上一部分死亡,13℃下列时,半夏生长发育遭受比较严重危害。 |
光照 | 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半夏则难以生存。以半荫环境为宜,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 |
湿度 | 半夏不耐旱,喜爱在湿度较高的土壤中生长。当土壤湿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反而生长不良,造成烂根、烂茎、倒苗死亡,块茎产量下降。 |
采收 | 种子播种的于第3、4年采收,块茎繁殖的于当年或第2年采收。一般于夏、秋季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以夏季芒种至夏至间采收为好。 |
加工 | 将鲜半夏洗净泥沙,按大、中、小分级,分别装入麻袋内,先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然后倒入清水缸中,反复揉搓,直至外皮去净为止。 |
苗期管理 | 半夏播后用腐熟农家细肥或土杂肥撒盖种子,再浇1500~2000公斤清粪水,后盖土与畦面平。一般20天后,每2天观察1次,出苗率达60%左右时于下午6时后揭去覆盖物。 |
种植季节 | 种植半夏的季节应根据各地气候来定,在江南地区,种植半夏宜在阳春二月进行种植。在北北方,半夏种植时间应往后推,四月份至五月份种植最妥。 |
培土 | 半夏3月上旬前播种的在6月10日前后培土1次,亩用犁底层细泥200公斤左右,撒盖畦面,厚约1.5厘米,盖住球芽和种子稍加镇压,7月15日、9月10日左右各培土1次。 |
生长习性 | 半夏原野生于湿润而又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地中,耐阴蔽,根浅喜有机肥。喜温和湿润气候,忌高温、干旱,又怕土壤过分潮湿。 |
病虫害防治 | 半夏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问题,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
在解决了半夏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长于林下、沟边、湿地等处。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半夏:林下湿地,温暖湿润的绿色宝藏。
半夏生长在林下湿地,这样的环境既温暖又湿润,成为了半夏的天然宝库。选择向阳、土层深厚、前茬为豆科和禾本科作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种植,是半夏生长的理想之地。深耕做畦,亩施腐熟农家细肥或土杂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为半夏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半夏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8~10℃的萌芽生长,20~25℃为适宜生长发育温度,30℃以上生长发育迟缓,超出35℃时地面上一部分死亡,13℃以下时,半夏生长发育遭受比较严重危害。因此,在生产中应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温。半夏既喜水又不防水,当土壤含水量超过一定的程度,反而生长发育欠佳,导致烂根、烂茎、倒苗死亡,根茎产量降低。
半夏的光照需求半夏是耐阴而不是喜阴植物,在适度遮光条件下,能生长繁茂。但是,若光照过强,半夏则难以生存。以半荫环境为宜,珠芽数和块茎增重可达最大值。半夏根浅,喜温和、湿润气候,怕干旱,忌高温。夏季宜在半阴半阳中生长,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条件下,易发生倒苗。耐阴,耐寒,块茎能自然越冬。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较为适宜。
半夏的种植季节应根据各地气候来定,在江南地区,种植半夏宜在阳春二月进行种植。在北方,半夏种植时间应往后推,四月份至五月份种植最妥。适时播种,半夏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旬前播种为好。在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开5~7厘米深的沟,将块茎播于沟中,株距2~5厘米,亩用种量60公斤左右。
种子播种的于第3、4年采收,块茎繁殖的于当年或第2年采收。一般于夏、秋季茎叶枯萎倒苗后采挖,以夏季芒种至夏至间采收为好。起挖时选晴天小心挖取,避免损伤。抖去泥砂,放入筐内盖好,切忌曝晒。将鲜半夏洗净泥沙,按大、中、小分级,分别装入麻袋内,先在地上轻轻摔打几下,然后倒入清水缸中,反复揉搓,直至外皮去净为止。再取出曝晒,并不断翻动,晚上收回平摊于室内晾干,次日再取出晒至全干,即成生半夏。
因为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半夏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在未来的发展中,半夏种植将更加注重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将进一步拓宽半夏的应用领域,为农民增收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