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梅花鹿养殖中,尿素过量导致流产现象频发

河南豫西某鹿场,2000年养母鹿200余只,3―4月,初产母鹿和经产母鹿陆续发生流产现象,母鹿在流产前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体温正常,部分母鹿表现食欲不良,精神沉郁,偶见瘤胃膨胀。流产胎儿发育不完全或腐烂。

梅花鹿养殖中,尿素过量导致流产现象频发

尿素即碳酸二酰胺,为酰胺类化合物,在养殖业中,现已广泛应用于秸秆氨化或用尿素直接添加入日粮中,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代用品,但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由此引起梅花鹿流产。

2.4尿素具有极强的碱性,它与水或酸、碱共热,或在脲酶作用下,可以水解为(302和NH3,其毒理作用尚不清楚。据认为尿素分解形成的NH3被吸收后,通过抑制三磷酸腺苷,影响三羧循环的代谢,进而影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氧化系统,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而致流产。

2.2通过病史调查发现,该群鹿饲喂以黄贮玉米秸为主,且添力n有尿素,检查黄贮玉米秸饲料时发现局部有霉败,局部氨的气味很浓,尿素的添加混合极不均匀。怀疑流产与尿素中毒有关。

2.3对比治疗试验:将怀孕的母鹿平均分成2组,每组如只,一组继续饲喂原饲料,二组立即停喂黄贮玉米秸,改喂干黄叶,同时拌料VC。经近2个月的观察,二组流产9只,一组流产24只。证明梅花鹿流产与加尿素的黄贮玉米秸有关。

2.1依据临床症状,曾怀疑布氏杆菌病,经实验室检查,排除该病。

年份 养殖数量 流产数量 流产率
2000 200 24 12%
2001 220 18 8.2%
2002 240 15 6.3%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该鹿场梅花鹿的流产率逐年下降,这说明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梅花鹿的流产率。

针对梅花鹿养殖中尿素过量导致流产的问题,

严格控制尿素的使用量,避免过量添加。

选择质量可靠的尿素,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梅花鹿的营养需求。

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流产现象。

在探究这一神秘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罪魁祸首竟然是饲料中的尿素。尿素,这个看似无害的化合物,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但它的毒理作用却鲜为人知。经过研究发现,尿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据推测,这些分解产物可能通过抑制三磷酸腺苷的生成,进而影响三羧循环的代谢,最终导致胎儿发育受阻,引发流产。

梅花鹿养殖中,尿素过量导致流产现象频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