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梅花鹿养殖需科学饲喂,确保繁育成功

梅花鹿,以其独特的美丽和药用价值,在我国养殖市场上备受关注。只是,要想养殖成功,并非易事。本文将深入探讨梅花鹿养殖中的科学饲喂方法,助您繁育成功。

梅花鹿养殖需科学饲喂,确保繁育成功
梅花鹿生理特性与繁育周期

梅花鹿妊娠期约为230天,妊娠6个月时可见腹围增大,甚至能看见胎动。产仔于翌年5~6月,一般每胎仅产1仔,也有少数为2仔。

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

妊娠期 230天左右
产仔时间 翌年5~6月
每胎产仔数 1~2仔
仔鹿科学饲养

自然哺乳或人工哺乳,确保仔鹿吃到初乳。

30日龄后可喂鲜嫩多汁饲料,并逐步补喂3号精料和粗料。

至8月底9月初,仔鹿断乳后的头几天,饲料逐渐更换,不要突然改变。

2年至3年为育成期,饲料要营养丰富,搭配恰当。

母鹿16~18个月达到性成熟,公鹿28~30月龄达到完全性成熟。性成熟的标志是卵巢生成成熟卵子,睾丸生成成熟精子,二者交配能够受精。

配种期一般选择8月下旬至11月,母鹿每隔18~24天发情1次,每次持续2~4天。种公鹿应选择健壮的个体,每15~20只母鹿放1只种公鹿。

梅花鹿养殖技术要点

梅花鹿生活习性的学习,包括发情期、配种注意事项、活动规律、进食习惯等。

科学的养殖技术是保证梅花鹿品质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梅花鹿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至关重要。

乙型脑炎:定期给鹿群注射疫苗。

炭疽病:勤清理鹿舍,清除粪便等,为鹿群打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长环境。

某养殖户从2018年开始养殖梅花鹿,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短短三年内,梅花鹿数量从最初的10头增加到100头,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梅花鹿养殖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只有掌握科学的饲喂方法和疾病防控措施,才能确保繁育成功。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梅花鹿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母鹿妊娠期的变化与护理
梅花鹿养殖需科学饲喂,确保繁育成功

为了提高鹿群质量,确保仔鹿健康成长,必须对仔鹿进行科学饲养。在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看护。仔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身上的粘液,或让母鹿舔干,以便尽快摄入初乳。随后,为仔鹿编剪耳号。仔鹿的哺乳方式可以是自然哺乳或人工哺乳。自然哺乳时,由母鹿自行哺育;若集中饲养,则需定时将仔鹿放回母鹿群。人工哺乳时,可使用母鹿初乳、奶牛初乳,或用鲜牛奶、鲜鸡蛋、鱼肝油、食盐和葡萄糖调配成初乳。人工哺乳的乳汁需煮沸消毒,喂食时定时定量。因为仔鹿日龄的增长,食量应逐渐增加,30日龄后可喂食鲜嫩多汁的饲料,并逐步添加3号精料和粗料。至8月底或9月初,仔鹿断乳后的头几天,饲料应逐渐更换,避免突然改变。仔鹿在出生后的第2至3年为育成期,此时幼鹿生长发育迅速,饲料应营养丰富、搭配合理。每日每头喂食3号精料0.75至1.5公斤,自由采食粗料。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放牧,让鹿群采食大量营养物质,提高生产力,为今后的生长和利用打下良好基础。放牧期间,应按公母鹿分群管理,防止早配,以提高鹿的品质。

在养殖梅花鹿之前,必须掌握相应的养殖技术,例如学习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发情期、配种注意事项、活动规律、进食习惯等。科学的养殖技术是保证梅花鹿品质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对于养殖户了解梅花鹿的繁殖周期、饲料搭配、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梅花鹿的饲养管理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在配种期,应喂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如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在怀孕前、中期,多供给青饲料;后期则多给体积小、品质好、适口性强的精饲料。公母鹿分开饲养,孕期约为240天。在哺乳期,每日每头喂食3号精料1.5至2.5公斤,粗饲料3.5至4.5公斤,并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使用正确的管理方法,仍可能对梅花鹿造成致命打击的疾病。例如,乙型脑炎和炭疽病等。为了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应定期给鹿群注射疫苗,勤清理鹿舍,清除粪便等,为鹿群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生长环境。

通过智能技术进行梅花鹿的保种繁育、精准饲喂、养殖监测、疾病防控、无害化处理、技术服务、养殖溯源,真正实现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