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惠东利用高科技培育释迦果,探索农业创新之路
在广袤的惠东土地上,一位自称“技术宅”的果农正在用高科技培育释迦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农业创新之路,造福一方农民。
这位“技术宅”名叫李志华,种果树已有30多年。他说:“种果树 要懂果树,还要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防治。”他的经验在前段时间的连日雨水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他的果场内200多亩荔枝、100多亩龙眼长势都非常不错,受影响的果树并不多。
李志华的果场与别的果场有所不同,果树排列并不密集,走在林子里感觉非常通风透气。他说:“果树种得密不代表产量就高,保证通风透气才能让整棵树更好地生长,也能均匀地坐果,这样产量才能高。”
李志华是东莞虎门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跟着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学习,是一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技术宅”。2008年他在稔山买下这个果场,在他的管理下,优质的果子让他的果场口碑非常好。如今,他还在惠东培育发展释迦果,欲打造成又一品牌。
惠东县水果办主任陈庆标表示,早中熟品种的荔枝、龙眼在连日雨水上吃了亏,但总体来看,今年全县荔枝、龙眼的总产量不会减少。他说:“全县的荔枝近半是属于迟熟品种的淮枝,龙眼开花一般比荔枝迟一些,它们基本是在大雨后才受精坐果,正好与日前的大雨擦身而过,因此今年的产量还是有保障。”
近年来,惠东县积极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增强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湛江双双赢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湛江积极引种培育释迦果,打造规模化释迦果种植产业的同时,积极发挥企业联农带农作用,不断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
农技推广是惠东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惠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冯何松表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必须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太平岭核电、港口海上风电项目、惠东LNG接收站……因为稔平半岛一系列新能源大项目建成投产,谋划建设新能源产业园,探索发展氢能源产业,将推动惠东农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反复杂交试验,1992年,李志华与华南农业大学热带水果权威专家等终于成功培育出本土杂交品种释迦果。惠东县水果办主任陈庆标介绍说,释迦果在当地属比较贵重的水果,此前在大岭镇等地试种过,但效果不佳,而这次释迦果实现了规模上市,这在全县尚属首次。
该团队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理念,深耕高效农业种植技术,提供采前防护、采后保鲜一体化液膜等产品,有效解决农产品过量使用农药的问题,提高农产品品质。
释迦种植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
据了解,李志华培育的释迦苗是根据惠东水土经过层层改良的,一般要种植3年才挂果。李志华培育的释迦去年挂了果,当时他还请有关专家、教授过来品尝,对成熟度、果质等各方面给予评价,以便测出最佳的果质。由于获得的评价都不错,这位“技术宅”更有劲头了:“我要在惠东育出一个释迦果品牌,成功了就推广,造福一方农民。”李志华说。
走近果树,抖抖枝头一簇簇白花花的饱满花穗,枝上比绿豆个头稍小的青色果子稳稳地挂在枝头。这是记者日前在惠东县稔山镇中径村一果场看到的景象。“看,这就是经受住了前段时间连日大雨后的荔枝,按目前长势来看,这批果子产量不会少。”果场主人李志华信心十足。
精准预报,科学管理李志华深知,种果树如同呵护孩子,既要懂其生长习性,更要预见可能的风险。他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对天气的精准预报,巧妙地将果场内的荔枝开花时间错开,使得即便遇到恶劣天气,也能保证果树不受重创。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方式,让他的果场在连日雨水中依然保持良好态势。
在施肥方面,李志华坚持使用有机肥,他认为这不仅成本相当,对果质的影响却大不相同。以糯米糍为例,使用一般化肥容易裂果,而有机肥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李志华的这一坚持,让他的果场产出的果子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
通风透气,均匀坐果 技术传承,经验分享 挑战与机遇并存 未来展望李志华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释迦果的培育和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收益。他相信释迦果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