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白扁豆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白扁豆,学名为Dolichos lablab L,是豆科一年生蔓生缠绕草本植物。它以花及花梗入药,称为南豆花,具有和胃化湿、健脾、止泻的功效,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白扁豆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白扁豆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该病害在苗期主要侵害子叶,成株期则危害真叶、茎、荚和豆粒。
症状 | 描述 |
---|---|
子叶病害 | 子叶边缘出现浅褐色至红褐色凹陷斑,湿度大时其上长出粉红色粘稠物。 |
真叶、茎、荚和豆粒 | 病部呈现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
选用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子。
从无病荚上采种,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
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
适时早播,深度适宜,间苗时注意剔除病苗。
加强肥水管理。
治疗方法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也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40倍式波尔多液。
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采收前3天停用用药。
此外,对旧架杆应在插架前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喷淋灭菌,以减少菌源的传播。
白扁豆炭疽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并结合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为广大的白扁豆种植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白扁豆,作为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在我国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均有种植。只是,白扁豆炭疽病的侵袭,给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将围绕这一病症的防治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白扁豆炭疽病主要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苗期时,子叶会出现浅褐色至红褐色的凹陷斑,湿度大时斑点上会出现粉红色粘稠物,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成株期,病害会侵害真叶、茎、荚和豆粒,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此病主要通过土壤、种子和昆虫传播。
1.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荚上采种。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也可用50%福美双粉剂或50%四氯苯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 清除病残体
3. 轮作与施肥
重病田实行2-3年轮作。适时早播,深度适宜,间苗时注意剔除病苗。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加强肥水管理。
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1:1:24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用用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