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推广鸡蛋果种植,助力农民增收
近年来,广西桂平市因地制宜推进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建设,在不改变土地性质情况下,立体综合利用土地,上方光伏板发电,光伏板下兼顾农业生产,助农增收。1月15日,在广西桂平市蒙圩镇玉柴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村民在果园内采摘沃柑。
本报桂平讯日前,笔者在桂平某电商集散点看到,这里的工人正在忙碌地为新收购的百香果进行分拣包装,准备为客户订单发货。自6月以来,桂平百香果开始陆续成熟,目前正是首批百香果收获的旺季。“首批果是当年果品最好的一批,果大汁多香甜,价格也相对可观。目前百香果销路好,电商收购价每公斤4-
近日,桂平市实施鸡蛋果种植产业助农增收。今年以来,该市扶贫部门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62万元,免费向38个贫困村1082户贫困农户发放油茶和鸡蛋果种苗,推广种植优质油茶5523.24亩、优质鸡蛋果3150亩。
罗播乡万寿村民礼百香果种植基地是桂平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桂平市罗播乡贯彻国家以奖代补扶贫政策,探索“土地流转+招商招租”模式,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夯实扶贫产业基础。
还可以学习养猪技术,以后有资金自己也可以建猪场发展养殖。今年,该市实施“十百千”鸡蛋果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在大湾安担、必祝、榄塘、新安、双岭村,罗播乡陈岭村,下湾镇贝团、龙岭村和南木镇高塘村等9个贫困村种植鸡蛋果1700亩,以带动贫困村农民增收。该市抓好扶贫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该市扶贫部门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施不同产业扶贫方案。2013年,该市在下湾镇北角村实施“肉猪集中寄养,贫困农户分红”的扶贫新模式,免费向322户贫困户送去价值40多万元的猪苗966头。
猪圈拆后,永定区虎岗镇虎西村村两委积极带领村民做好产业转型,并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支持,村民们踊跃投身转型创业大潮。村民赖钦良利用家乡优越的自然条件种植百香果,通过3年的种植技术学习和探索,种植50亩...
农民对这种扶贫模式比较欢迎,该村14队贫困户黄仕中说,这种寄养方式能较好解决贫困户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技术的“三无”问题;同时,还可以学习养猪技术,以后有资金自己也可以建猪场发展养殖。
目前,除了刘志明种有近300亩鸡蛋果外,其他地方的农民也种植了200~300亩。果苗植下180多天就结果,基本收回投资成本……今年42岁的惠州市博罗横河镇果农刘志明在该县柏塘镇古洞村种植鸡蛋果,今年4月初种植、10月初就结果上市。
新安村支书李仕钦介绍,新安村属于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村里山岭、坡地多,土壤沙质疏松透气,比较适合种植鸡蛋果。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庞北金和滕杰林多次登门拜访,把计划跟村民们详细解说,告诉他们种植百香果的前景,要是村民们愿意,可以用土地入股的方式加...
该市扶贫办负责人说,百香果亩产一般在1500公斤以上,产值可达7000元以上,可助力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据了解,桂平市种植百香果面积超万亩,每...
该市抓好扶贫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1230人次,占任务的153.7%,为贫困户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而且,鸡蛋果种植投入少,收益大。前期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搭架和购买苗种,第一年就可收回投资且略有收益,以后就是纯赚了。目前,全村种植鸡蛋果150多亩。
近日,广西桂平市大湾镇新安村果农梁雪金看着藤蔓上成串成串的鸡蛋果,喜上眉梢。梁雪金今年种了8亩鸡蛋果,亩产可达15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年收入将近10万元。
这是桂平市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桂平市在扶贫工作中,注重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以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村农民增收。
万寿村村民集体合作社立足于壮大万寿村经济,以百香果种植为龙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
通过实施百香果种植产业扶贫,万寿村村民收入逐年增长,部分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目前,万寿村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500亩,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此外,桂平市还积极探索其他产业扶贫模式,如发展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助力贫困村农民增收。例如,该市在贫困村实施生态养猪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养猪产业,提高收入。
在桂平市,百香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因为产业扶贫政策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走上致富之路,为桂平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值 |
---|---|---|
2018 | 1000 | 500 |
2019 | 1500 | 700 |
2020 | 2000 | 900 |
2021 | 2500 | 1100 |
刚才提到桂平市推广鸡蛋果种植,助力农民增收。,下面来说说桂平鸡蛋果助农增收,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