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莴苣、莴笋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由灰霉菌引起

莴苣灰霉病,一种常见的病害,不仅对莴苣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波及到番茄、茄子、辣椒等多种蔬菜。了解莴苣灰霉病,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保障莴苣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莴苣、莴笋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由灰霉菌引起
莴苣灰霉病的危害

莴苣灰霉病主要危害莴苣的叶部和茎部。在苗期,病害表现为水渍状腐烂,病部长有灰色的霉层。成株期,病害多从底部叶片开始,湿度高时,一般从叶缘或有水滴的叶面先发病,病斑呈椭圆形或弧形,起初呈水渍状,扩大后呈黄褐色,具有轮纹,病部上长有灰色的霉层。叶柄基部开始呈水渍状,红褐色,后基部腐烂,致使上部茎叶凋萎。根颈被害,开始呈水渍状,并向四周 ,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

症状 描述
叶片症状 病斑呈椭圆形或弧形,起初呈水渍状,扩大后呈黄褐色,具有轮纹,病部上长有灰色的霉层。
茎部症状 叶柄基部开始呈水渍状,红褐色,后基部腐烂,致使上部茎叶凋萎。根颈被害,开始呈水渍状,并向四周 ,引起茎部腐烂。

莴苣灰霉病的病原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原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宜温度及叶面有水滴条件,病原从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后逐渐形成菌核越冬。

气温20~25℃的条件下易发病。露地栽培在梅雨季节后发生普遍。棚室栽培为害较为严重。植株衰老、管理不当、土壤湿度大等条件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5.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莴苣、莴笋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由灰霉菌引起

以下为我国某莴苣种植基地的防治案例。

山东某莴苣种植基地,因连续阴雨天气,导致莴苣灰霉病大爆发。基地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来源;

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

使用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等天敌;

合理用药,选用针对性强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经过一个月的防治,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莴苣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降低病害风险;

采用合理轮作,避免病害连年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防治药剂。

深入研究莴苣灰霉病的病原、发病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推广抗病品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