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化控偏晚,影响产量和品质
提高耐涝性、提高抗早衰能力、提高产量、提高品质。1、化控偏晚,单次用量偏大。生产实际中很多农户将甲哌嗡作为应急控旺的产品使用,但只有发现棉花旺长时才进行化控。
化控偏晚主要表现:在降水过多或肥水过量时,棉株高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中下部蕾铃脱落严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产生原因:棉农对肥水管理和化控的技术掌握不好,多在棉花旺长、甚至徒长以后再进行化控。
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缩节胺可有效防止棉花旺长,塑造理想株型,协调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结铃和产量器官的发育。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但当地无霜期相对较短,棉花生产多采取覆膜、矮化、密植、早熟的栽培方式,化学调控是必不可少的高产措施之一。但关于阿拉善左旗棉田应用缩节胺的化控方式的研究结果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中棉所为试材,于—年在阿拉善左旗进行了为期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化控方式对早熟棉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以期确定当地棉花生产的适宜化控方式,为实现棉花高产...
2.抗旱防涝,调整株型: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量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
对策:一是对于有旺长趋势的棉田及早化控,不要等到旺长以后再化控。二是追肥浇水和降雨以后,根据肥水情况及时化控。三是化控应从苗期开始,保持棉株稳健生长,助壮素用量一般苗期亩用1~2毫升,盛蕾至初花期6~12毫升,盛花结铃期12~15毫升。四是化控浓度宁低勿高,化控后仍旺长的可在7~8天后再化控一次,全程化控3~4次。五是化控后遇旱及时浇水。
缩节胺一、棉花田如何浇水和化控。发芽出苗期:土壤水分以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过少种子易落干,影响发芽出苗,过多易造成烂种,影响全苗。
你自己种植的棉花,要根据具体的棉株长势情况而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3、化控产品选用不当 在棉花化控上,目前还没有完全可以替代甲哌嗡类产品的产品。当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调节剂加配甲哌嗡的,二是肥料类加配矮壮素的,但问题是,由于矮壮素原料成本明显低于甲哌嗡,市场上以第二类为主。
棉花出齐苗化控与未化控对棉花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棉花出齐苗化控与未化控对棉花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文档格式: .pdf 文档大小: 90.52K 文档页数: 1页 顶 /踩数: 0/ 0 收藏人数: 0 评论次数: 0 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幼儿/小学教育— 教育管理 下载文档 收藏 分享赚钱赏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了呢~~ 立即下载 分享赚钱赏 3389429 分享于2015-03-28 05:29 棉花出齐苗化控与未化控对棉花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文档格式: .pdf 文档页数: 1页 文档大小: 90.52K 文档热度: 文档分...
该时期不宜频繁进行化控,否则容易造成植株顶部花蕾果枝生长缓慢,导致棉花打顶困难,并且出现蕾铃脱落的现象,影响产量。
1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1.1品种杂乱退化目前,棉花市场品种多、乱、杂及退化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及品质。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化控,忽略了棉花的长势长相,化控措施不灵活。
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棉花的品质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误区一:化控偏晚,单次用量偏大。因此,棉花...
李先生虽然棉花播种偏晚,棉苗发育也晚。具体哪天开始化控,主要看棉苗长势。一旦化控晚了,会造成管理被动。那么棉花如何把握好化控时间和方法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
棉花如何把握好化控时间和方法 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缩节安即有效成分在97%以上,杂质1.5%以下,忌用不标明杂质含量和不明成分的其它化控药物。以往棉农化控出现的问题,或无效或...
棉花根据国欣棉花所定株调查结果:6月10日至7月10日是棉花主茎生长快期,平均日生长1.5厘米,而此时也正是根系生长旺盛期,如果地上部生长过快,...
了解了棉花化控偏晚,影响产量和品质,需及时采取措施。,现在聚焦于棉花化控延误,案例解析与对策。
案例分析:化控偏晚,影响棉花生长
及早化控:对于有旺长趋势的棉田,及早进行化控,避免等到旺长后再进行。
适时化控:在追肥浇水和降雨后,根据肥水情况及时化控。
苗期化控:化控应从苗期开始,保持棉株稳健生长。
合理用量:化控浓度宁低勿高,化控后仍旺长的可在7-8天后 化控。
抗旱浇水:化控后遇旱及时浇水。
因为科技的发展,棉花化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效、环保的化控产品问世,助力棉花产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