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棉花中后期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调控和营养补充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经济。在棉花的中后期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水分调控和营养补充是三个关键环节。

棉花中后期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调控和营养补充
一、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 防治方法
枯、黄萎病 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加强栽培管理,增施钾肥、微肥等提高抗病力。
红蜘蛛、伏蚜、棉盲蝽 点片防治,使用菊酯类、1%吡虫啉、1.8%阿维菌素、25%扑虱灵等农药进行防治。
棉铃虫 药剂滴心与诱杀成虫相结合,棉田防治和其它作物田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
二、水分调控

棉花中后期对水分的反应敏感,水分失调会导致蕾铃脱落、代谢受阻,影响最终产量。

勤浇蕾水,保持土壤湿润。

雨季来临前揭膜,防止雨水下渗和田间施肥。

干旱天气时,隔行浇水,每亩灌水30-40立方米。

吐絮前期保持稍高的土壤水分,防止早衰。

三、营养补充

重施花铃肥,亩施尿素15公斤。

补施盖顶肥,亩施尿素5-7.5公斤。

叶面喷肥,喷0.5-1%的尿素溶液、2-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四、整枝修棉

棉花中后期整枝修棉的重点是打顶心、去边心和去赘芽等。通过适时打顶修边,可以合理调控棉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塑造合理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促进棉株多结铃、结大铃。

五、注意事项

化学调控要灵活掌握,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状况进行。

揭膜后要浅锄中耕,切断部分上层根系,促进根系向下发展。

打顶心时间要根据棉田密度和品种特性灵活掌握。

精准灌溉:水到渠成的丰收秘诀

在新疆某地区,棉农张大哥的棉田采用了精准灌溉技术。他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土壤水分,根据数据调整灌溉计划。在棉花现蕾期,张大哥发现土壤水分低于临界值,立即启动灌溉系统,确保棉花蕾期水分充足。结果,他的棉田结桃率比往年提高了15%,产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棉花中后期管理:关注病虫害防治、水分调控和营养补充

在河北某县,棉农李大姐的棉田曾遭受枯、黄萎病的困扰。她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并采取轮作换茬的方式,成功降低了病害的发生。同时,李大姐还定期对棉田进行药剂防治,确保病害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这些措施,她的棉田产量稳定,没有因病虫害而受到影响。

科学施肥:营养均衡的棉花生长之道 揭膜中耕:促进根系发展,防止早衰

在江苏某地区,棉农钱大哥的棉田在揭膜中耕方面做得十分细致。他在6月下旬雨季前揭膜,并进行浅锄中耕,切断部分上层根系,促进根系向下发展。这样不仅提高了棉花的抗逆性,还防止了早衰现象的发生。钱大哥的棉田因此产量稳定,品质优良。

棉花中后期管理的实践智慧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棉花中后期的管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精准灌溉、病虫害防控、科学施肥、整枝修棉和揭膜中耕等环节,都是保证棉花丰收的关键。只有将这些环节做到位,才能实现棉花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193.html